第 7 部分
(原武汉农药厂);因为我曾经为这个厂工作过,所以有一种特别的情怀。谁知竟然大失所望,因为这里是那么特别;土地荒芜,厂房倒塌;根本没有人来开发,因为这里的土地有毒;所以连开发商品房都不行,从而形成在中心城区的一块空地。陪同的朋友说这块地马上由政府治理了,因为武汉已经拨款修复这里的土壤了;为这里受污染土地“排毒”,然后再进行后续其它的开发。

  后来我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原来是武汉市启动了大规模土壤修复工程;为全市所有受污染的土地进行“排毒”,而且今年就启动了古田化工地区、汉阳赫山原武汉农药厂片区、江岸谌家矶片区土壤修复治理工程。据武汉市的环保部门介绍:将根据土壤污染状况的不同,会采取焚烧处理等不同的修复措施;而对污染严重的则全部换土。如原武汉农药厂厂区这片约16万平方米的土地,修复工程预计耗资2。32亿元;因为要挖走原来被污染的土壤,这这里的污水进行处理;然后才是土壤修复和场地平整等。我与朋友开玩笑,这武汉农药厂有没有几个亿的贡献呀;现在却要政府为它们买单。

  再看武汉市投资24亿元对硚口古田化工区的受污染土壤及地下水进行修复,就知道我们为这些当年的债投入的确不小。如果我们从投入产出的概念出发,就知道投入的依据不能满足;因为这是企业的污染,用它们的环保费够吗。可以说那可真的是当年拣芝麻,而现在丢的可是西瓜呀。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不计成本来投入,因为房地产才是真正的动因。如硚口古田化工区可腾退土地270万平方米,但部分土壤汞、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果将这土地治理好,几十亿的回报就马上到手了。如果不是房地产的暴利,我们社会还能有谁会为这些旧债买单;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这还债也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在这样还债的社会环境里,我们竟然还不断有人重复这样的错误;如我老家本来是一个蔬菜区,可当地政府硬要引进球团矿厂;当时征地拆迁的是我小学的同学,而我当时正好在武钢;于是极力阻碍这事。我说这事恐怕不到十年你们就会后悔,因为这不是一个可循环的生态项目。然而他们说我引进的农业生态项目投资太分散,远没有这一个项目就是多少亿的投资;于是我介绍的生态农业项目全部被拒绝,因为他们要一门心思搞这个大项目。这话还真的被我说中了,现在连老百姓都说这是个害人虫项目;它使得周边任何项目都难以建立,因为环境污染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现在是想搬还难,而且还没有地方愿意容纳。现在的地方干部也叫苦不迭,因为房地产限制使他们损失巨大。试想谁愿意到这个污染区来开发房地产,所以只能眼巴巴地看到其它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他们只能暗中悔恨。

  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引进污染项目的危害,所以接收发达国家的淘汰产业的事现在很少做了;但我们还在做要子孙后代还债的事,那就是房地产和无限制基本建设。看今天的中国大地,好像中国人全部是住在露天一般;因为房地产持续高热的确使人迷惘。就连我们现在到处建保障房也是如此,究竟谁没有住房呀。如果我们将老城区改造,相信所有的老百姓都能住上新房。可我们却是无限制地批地建新房,最后还是拥有房的人不住房;而需要住房的人还是呆在自己的破旧不堪的老房子里。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住房到时没有人住,是不是需要后代花钱拆毁还成农田;还有我们那高架桥,有很多现在就成为了环境污染。我们究竟是发展可持续经济,还是发展要后代还债的经济。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还债经济无人承担责任,而污染的直接效益早就被人领走了。如我们某开发区引进一个蓄电池厂,当时开发区的大小领导就得到不少的奖金;后来这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