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br />
“可我会瞧不起我自己。”许仁珩说道,“我可不想就这么胡乱过一辈子。那是平宁关,是我哥用命打下来的地方,我到那里去驻守也无可厚非。”
皇帝:“我真是羡慕你的胆量。”
“从小你就这样。”许仁珩拿起一块糕点递给皇帝,说道,“你怕自己做得没有寭王哥哥好,处处拿自己跟寭王哥哥比,你累不累?我反正早就看明白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超过我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也没必要拿我哥的那套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只求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无愧于心就好了。”
皇帝手里拿着那糕点,许久没有出声。许仁珩站起身来说:“你不说话我走了啊!又开始胡思乱想,我看你早晚把自己愁死!”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皇帝轻笑了一声,“不怕我罚你?”
许仁珩哼道:“切!你珍惜吧。我去平宁关之后看谁还跟你这么说话!”
皇帝问:“这次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等你大婚的时候再说吧。”许仁珩转过身来看着皇帝,“我听说太后娘娘给你选好了几位闺秀,你决定好没有?”
皇帝端起茶杯意味深长地说:“你觉得呢?”
许仁珩瞪着皇帝看了一会儿,说道:“我不同意!我家没人会同意的。你别以为你是皇帝就可以强抢民女,我姐才不会嫁你!”
皇帝:“一说这事你就急,当时在草原的时候她都跟我说明白了,只是我这心里还总抱有期望。”
许仁珩:“趁早别再期望了。我才不会让我姐嫁给你呢!”
皇帝笑道:“当国舅不好吗?”
“不稀罕!”许仁珩摆了摆手,“我走了,后天出城的时候记得来送我!”
皇帝送走了许仁珩,便转身往勤政殿去。他站在勤政殿的门口看着自己四哥的身影,又想着刚才许仁珩的话,一时思绪万千。
一直到太康十三年夏天,皇帝才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皇后。
帝后大婚之后,夏翊清便渐渐开始还政,除非十分重大的事情,否则轻易不再开口,全凭皇帝自己处置。到太康十五年初的时候,夏翊清已经和大臣们一样,只有朝会当天才会出现在宫里。
太康十五年三月,夏徖清正式亲政,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可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先是每季病一次,亲政之后便是每月都要病一次。无论皇后怎样劝慰,他都始终放不开手脚。
其实说到底,这是早就埋下的隐患。当年开宇皇帝夏祯选择留子去母,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生母和嫔是个温顺到有些懦弱的女子。若说夏翊清的养母那些年是刻意低调,那和嫔便是真的毫无存在感。
夏祯当年自知时日无多,把自己的几个子嗣翻来覆去地挑选了好久,最后选定了最小的儿子,因为他曾经听人说过,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什么便是什么。可夏祯忘记了跟他说这话的那个人还说过一句话,叫“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细说起来,夏徖清是最不像他父皇的。他的大哥有父皇的仁厚,二哥有父皇的狠戾,四哥有父皇的英明,七哥则把父皇在文学上的造诣学了个十成十。只有他,似乎没有遗传到父皇的任何东西,只从自己的生母那里继承了平庸和�
“可我会瞧不起我自己。”许仁珩说道,“我可不想就这么胡乱过一辈子。那是平宁关,是我哥用命打下来的地方,我到那里去驻守也无可厚非。”
皇帝:“我真是羡慕你的胆量。”
“从小你就这样。”许仁珩拿起一块糕点递给皇帝,说道,“你怕自己做得没有寭王哥哥好,处处拿自己跟寭王哥哥比,你累不累?我反正早就看明白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超过我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也没必要拿我哥的那套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只求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无愧于心就好了。”
皇帝手里拿着那糕点,许久没有出声。许仁珩站起身来说:“你不说话我走了啊!又开始胡思乱想,我看你早晚把自己愁死!”
“你这话可是大逆不道。”皇帝轻笑了一声,“不怕我罚你?”
许仁珩哼道:“切!你珍惜吧。我去平宁关之后看谁还跟你这么说话!”
皇帝问:“这次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等你大婚的时候再说吧。”许仁珩转过身来看着皇帝,“我听说太后娘娘给你选好了几位闺秀,你决定好没有?”
皇帝端起茶杯意味深长地说:“你觉得呢?”
许仁珩瞪着皇帝看了一会儿,说道:“我不同意!我家没人会同意的。你别以为你是皇帝就可以强抢民女,我姐才不会嫁你!”
皇帝:“一说这事你就急,当时在草原的时候她都跟我说明白了,只是我这心里还总抱有期望。”
许仁珩:“趁早别再期望了。我才不会让我姐嫁给你呢!”
皇帝笑道:“当国舅不好吗?”
“不稀罕!”许仁珩摆了摆手,“我走了,后天出城的时候记得来送我!”
皇帝送走了许仁珩,便转身往勤政殿去。他站在勤政殿的门口看着自己四哥的身影,又想着刚才许仁珩的话,一时思绪万千。
一直到太康十三年夏天,皇帝才终于选定了自己的皇后。
帝后大婚之后,夏翊清便渐渐开始还政,除非十分重大的事情,否则轻易不再开口,全凭皇帝自己处置。到太康十五年初的时候,夏翊清已经和大臣们一样,只有朝会当天才会出现在宫里。
太康十五年三月,夏徖清正式亲政,成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可他的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先是每季病一次,亲政之后便是每月都要病一次。无论皇后怎样劝慰,他都始终放不开手脚。
其实说到底,这是早就埋下的隐患。当年开宇皇帝夏祯选择留子去母,有很大原因是因为他的生母和嫔是个温顺到有些懦弱的女子。若说夏翊清的养母那些年是刻意低调,那和嫔便是真的毫无存在感。
夏祯当年自知时日无多,把自己的几个子嗣翻来覆去地挑选了好久,最后选定了最小的儿子,因为他曾经听人说过,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教什么便是什么。可夏祯忘记了跟他说这话的那个人还说过一句话,叫“性格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细说起来,夏徖清是最不像他父皇的。他的大哥有父皇的仁厚,二哥有父皇的狠戾,四哥有父皇的英明,七哥则把父皇在文学上的造诣学了个十成十。只有他,似乎没有遗传到父皇的任何东西,只从自己的生母那里继承了平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