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

  许琛喝了口茶,说道:“慢慢来。或许你可以从让仁珩陪你读书这件事开始。这次我不会替你传达你的意思,你自己去问他。仁珩的性格我了解,愿意与否他都会直接告诉你。试一试,并没有那么难。”

  皇帝点了点头:“好……我试一试。”

  许琛站起身把窗户关上,说道:“越往北走越冷,陛下记得多穿些,若是骑马累了就换马车,不用硬撑着。”

  皇帝笑了笑:“知白哥哥你也多注意,今天风有些大,我们就多歇一天吧。”

  许琛点头表示同意,其实倒不是他怕风大,北疆什么天气他都经历过,他是怕这位身体孱弱的皇帝陛下在半路生病。

  又过了五天他们才到达北疆。许琛一入军营便换上了骁骑卫的黑甲,皇帝借口要休息,让许琛他们自便,其实是让他们踏踏实实处理军务,另外也方便自己观察许琛。这是他懂事之后第一次看到在军中的许琛,那一身黑甲仿佛有什么特别的力量,皇帝觉得许琛穿上黑甲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太康三年那一次重伤让许琛落下了病根,赶上多风的季节总要咳喘一阵,有几次上朝的时候皇帝甚至能明显感觉出许琛带着病。这也导致皇帝一直无法想象许琛在战场上的样子,他没有办法把那个跟他说话轻声细语的许琛和旁人口中战无不胜的平宁侯联系在一起。

  可如今皇帝见到了气场全开的许琛,也终于知道了用生死淬炼出来的将军是什么样子。跟许琛相比,仁璟仁珩两人就像小孩子扮家家一样,哪怕穿上黑甲,也并没有一点威慑力。

  这一趟北疆之行倒像是给皇帝开了窍,待到七月份回朝的时候,皇帝终于开朗了些,也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七月十六寭王生辰之后,皇帝便常常往宣政处去。到了太康十一年开朝之时,皇帝便传令将宣政处一应物品全部搬到了勤政殿,开始在勤政殿跟着寭王学习政务。

  太康十二年,皇帝终于同意了定远公的请辞,让他以定国公的封号归家养老。许仁珩却自请辞去定国公的世袭爵位,只接下了父亲“朝风大将军”的封号,要到平宁关去驻守。

  垂拱殿西暖阁里,皇帝坐在榻上看着身边的许仁珩说:“你就这么想跑吗?”

  许仁珩连忙放下茶杯,说道:“你不是都同意了吗?”

  皇帝又把茶杯放回到许仁珩手里:“我是羡慕你。草原多好啊,可比这皇宫里好得多。”

  许仁珩摇头:“当年我们一起去北疆的时候,你只是去随便看看玩玩,当然觉得好了。我可是被我哥逼得几乎夜不能寐,累脱了一层皮才回来的。我的责任在北疆,你的责任是这天下,别任性了。”

  “你这个说教的样子,真的是既像我四哥又像你哥。”皇帝笑了笑,“你说你,那爵位早晚都是你的,为什么不要?”

  许仁珩翻了个白眼,说道:“你就害我吧!那是带着国字的超等公,我一个什么功勋都没有的人,凭什么当定国公?我哥当年救了寭王哥哥,也只是得了个最低等的三等伯爵。哪怕后来他战功卓越,到现在也只是个一等侯而已。我又凭什么越过我哥直接袭爵称公?就因为我是父亲亲生的?我若就这么袭了爵,谁能服我?”

  皇帝叹了口气,说:“如今四境安稳,哪里有机会让你立战功?你就算凭着你父母兄长的功勋一辈子不出京,也没人敢瞧不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