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广东、福建驻防。数十万大军北上,又有数十万大军南下,一来一往,耗费不小,也势必滋扰地方。三藩驻军和当地百姓相处颇为融洽,不闻有何冲突。广东和福建的言语十分古怪奇特,调了新军过去,大家言语不通,习俗不同,说不定会激起民变,有伤皇上爱民如子的圣意。韦小宝越听越急,他知道小皇帝决意撤藩,王公大臣却个个胆小怕事,自己官小职卑,年纪又小,在朝廷之上又不能胡说八道,这可为难得紧了。

  康熙问兵部尚书明珠:明珠,此事是兵部该管,你以为如何明珠道:圣上天纵聪明,高瞻远瞩,见事比臣子们高上百倍。奴才想来想去,撤藩有撤的好处,不撤也有不撤的好处,心中好生委决不下,接连几天睡不着觉。后来忽然想到一件事,登时放心,昨晚就睡得着了。原来奴才心想,皇上思虑周详,算无遗策,满朝奴才们所想到的事情,早已一一都在皇上的料中。奴才们想到的计策,再高也高不过皇上的指点。奴才只须听皇上的吩咐办事,皇上怎么说,奴才们就死心塌地、勇往直前的去办,最后定然大吉大利,万事如意。韦小宝一听,佩服之极,暗想:满朝文武,做官的本事谁也及不上这个家伙。此人马屁功夫十分到家,老子得拜他为师才是。这家伙日后飞黄腾达,功名富贵不可限量。康熙微微一笑,说道:我是叫你想主意,可不是来听你说歌功颂德的言语。明珠磕头道:圣上明鉴:奴才这不是歌功颂德,的的确确是实情。自从兵部得知三藩有不稳的讯息,奴才日夜担心,思索如何应付,万一要用兵,又如何调兵遣将,方有必胜之道,总是要让主子不操半点心才是。可是想来想去,实在主子太圣明,而奴才们太脓包,我们苦思焦虑而得的方策,万万不及皇上随随便便的出个主意。圣天子是天上紫薇星下凡,自然不是奴才这种凡夫俗子能及得上的。因此奴才心想,只要皇上吩咐下来,就必定是好的。就算奴才们一时不明白,只要用心干去,到后来终于会恍然大悟的。

  众大臣听了,心中都暗暗骂他无耻,当众谄谀,无所不用其极,但也只得随声附和。

  康熙道:韦小宝,你到过云南,你倒说说看:这件事该当如何

  韦小宝道:皇上明鉴:奴才对国家大事是不懂的,只不过吴三桂对奴才说过一句话,他说:韦都统,以后有甚么变故,你不用发愁,你的都统职位,只有上升,不会下降。奴才就不懂了,问他:以后有甚么变故啊吴三桂笑道:时候到了,你自然知道。皇上,吴三桂是想造反。这件事千真万确,这会儿只怕龙袍也已做好了。他把自己比作是猛虎,却把皇上比作是黄莺。康熙眉头微蹙,问道:甚么猛虎、黄莺的韦小宝磕了几个头,说道:吴三桂这厮说了好些大逆不道的言语,奴才说甚么也不敢转述。康熙道:你说好了,又不是你自己说的。韦小宝道:是。吴三桂有三件宝贝,他说这三件宝贝虽好,可惜有点儿美中不足。第一件宝贝,是一块鸽蛋那么大的红宝石,当真鸡血一般红,他镶在帽上,说道: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康熙哼了一声。

  众大臣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均想:宝石很大,可惜帽子太小。这句话言下之意,显是头上想戴顶皇冠了。韦小宝道:他第二件宝贝,是一张白底黑纹的白老虎皮。奴才曾在宫里服侍皇上,可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白老虎皮。吴三桂说,这种白老虎几百年难得见一次,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打到过,朱元璋打到过,曹操和刘备也都打到过的。他把白老虎皮垫在椅上,说道:白老虎皮难得,可惜椅子太也寻常。康熙又点点头,心中暗暗好笑,知道韦小宝信口开河诬陷吴三桂;又知他毫无学问,以为曹操也做过皇帝。韦小宝道:这第三件宝贝,是一块大理石屏风,天然生成的风景,图画中有只小黄莺儿站在树上,树底下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