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寿
骑的都是白马,每匹马都神骏非常,浑身上下没一根杂毛,竟然都是少见的良驹。许敬棠和卓星走上前去,一躬身道:“在下锻锋堂许敬棠恭迎各位。请问几位英雄是来为家师祝寿的么?”
当年跳下马来的是个黑黑矮矮的汉子,大约也只三十出头,生了一张斑斑点点的麻皮脸。这人长相不好,身手却极为矫健,飞身下马,轻飘飘的似没半分重量。这汉子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边上一个长脸汉子道:“是许世兄啊。请许世兄通报段老英雄知晓,就说关西石家大马场少庄主来为段老拜寿。”
关西石家大马场向来与锻锋堂并称为“快马钢刀”,锻锋堂出的是刀,马场出的是马,因此两家也早有闻名。许敬棠江湖人物听得不少,知道这石家大马场的少庄主也算江湖后一辈的英雄,只是没想到如此狂傲。他涵养甚好,也不着恼,笑嘻嘻地道:“石少庄主远来辛苦,请入内喝杯水酒。阿星,快去报与师父知道。”
卓星答应一声,转身便向里走去。那石少庄主只道以自己身份,段松乔定会出来迎接,哪知却只是个小弟子入内通报,脸色当时便黑了一层。许敬棠甚是精细,连忙过来道:“石少庄主,方才少林百慎大师和武当的叶真人一块儿前来,家师陪两位落座,若他老人家听得石少庄主也来了,定然欢喜得紧。”
少林如今排行是“百忍无虚”,这百慎在江湖上名声虽然不大,却是名列百字辈的高僧,而武当姓叶的道人只有排名仅在当今武当掌门于灵修之下的叶灵素。
这石少庄主再狂妄自大,也应知道难与这两人相比。听得许敬棠这般说,他吁了口气,道:“王声九,走吧。”
看着他们进去,许敬棠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时,突然从路上又传来一声马嘶,那石少庄主闻声猛地转过头来,脱口道:“好马!”
石家大马场的骏马名扬天下,石少庄主一行骑来的都是百里挑一的良驹,但来人所骑的马似乎比他们的更为神骏,暮色中只听得马蹄声此起彼伏,却又急而不乱,但看过去却不见人影。诸人正在诧异,只觉眼前一花,一匹高大的黑马已到了锻锋堂前。这马如炭一般黑,溶入了暮色中,自是看不到。
许敬棠心道:“不知又是哪路英雄来了,师父的交游当真广阔。”他走上前去,先躬身行了一礼,正待说两句场面话,见到从马上跳下之人,不由得一怔。
这人骑了一匹如此神骏的良马,他原本以为定是个江湖豪客,哪知从马上下来的竟然是个少年僧人。这和尚穿着一领青布袈裟,神情甚是清俊潇洒,只是背上背着一个长长的布包,足足有五尺多,细细长长的似是根扁担。
石少庄主见惯良马,一见这黑马,便知这是匹少见的大宛种良马。大宛马出在西域,据说是土人以家马引天马之种而成,神骏无匹,汉武帝时远征大宛,才将大宛马引入中原。只是年深日久,这种大宛马血统多已不纯,偶尔有几匹被称大宛马的也不过个头较常马大一些,跑得稍快一点,远没有古籍中那般神异。石家大马场养马万匹,竟没有一匹如此神骏的,石少庄主相貌虽然长得可笑,相马之术却着实不低,见了这匹马,不觉大为艳羡,上前道:“这位英……大师,在下关西石玉郎,请问大师这匹宝马卖不卖?”他爱马成癖,见了这匹好马,说话也婉转了许多,待见得骑马之人竟是个和尚,也是觉得一诧。许敬棠却听得石少庄主这般黑黑矮矮一个汉子居然名叫“石玉郎”,差点笑出声来。
那和尚跳下马来,看了看门口那两个�
当年跳下马来的是个黑黑矮矮的汉子,大约也只三十出头,生了一张斑斑点点的麻皮脸。这人长相不好,身手却极为矫健,飞身下马,轻飘飘的似没半分重量。这汉子只是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边上一个长脸汉子道:“是许世兄啊。请许世兄通报段老英雄知晓,就说关西石家大马场少庄主来为段老拜寿。”
关西石家大马场向来与锻锋堂并称为“快马钢刀”,锻锋堂出的是刀,马场出的是马,因此两家也早有闻名。许敬棠江湖人物听得不少,知道这石家大马场的少庄主也算江湖后一辈的英雄,只是没想到如此狂傲。他涵养甚好,也不着恼,笑嘻嘻地道:“石少庄主远来辛苦,请入内喝杯水酒。阿星,快去报与师父知道。”
卓星答应一声,转身便向里走去。那石少庄主只道以自己身份,段松乔定会出来迎接,哪知却只是个小弟子入内通报,脸色当时便黑了一层。许敬棠甚是精细,连忙过来道:“石少庄主,方才少林百慎大师和武当的叶真人一块儿前来,家师陪两位落座,若他老人家听得石少庄主也来了,定然欢喜得紧。”
少林如今排行是“百忍无虚”,这百慎在江湖上名声虽然不大,却是名列百字辈的高僧,而武当姓叶的道人只有排名仅在当今武当掌门于灵修之下的叶灵素。
这石少庄主再狂妄自大,也应知道难与这两人相比。听得许敬棠这般说,他吁了口气,道:“王声九,走吧。”
看着他们进去,许敬棠嘴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这时,突然从路上又传来一声马嘶,那石少庄主闻声猛地转过头来,脱口道:“好马!”
石家大马场的骏马名扬天下,石少庄主一行骑来的都是百里挑一的良驹,但来人所骑的马似乎比他们的更为神骏,暮色中只听得马蹄声此起彼伏,却又急而不乱,但看过去却不见人影。诸人正在诧异,只觉眼前一花,一匹高大的黑马已到了锻锋堂前。这马如炭一般黑,溶入了暮色中,自是看不到。
许敬棠心道:“不知又是哪路英雄来了,师父的交游当真广阔。”他走上前去,先躬身行了一礼,正待说两句场面话,见到从马上跳下之人,不由得一怔。
这人骑了一匹如此神骏的良马,他原本以为定是个江湖豪客,哪知从马上下来的竟然是个少年僧人。这和尚穿着一领青布袈裟,神情甚是清俊潇洒,只是背上背着一个长长的布包,足足有五尺多,细细长长的似是根扁担。
石少庄主见惯良马,一见这黑马,便知这是匹少见的大宛种良马。大宛马出在西域,据说是土人以家马引天马之种而成,神骏无匹,汉武帝时远征大宛,才将大宛马引入中原。只是年深日久,这种大宛马血统多已不纯,偶尔有几匹被称大宛马的也不过个头较常马大一些,跑得稍快一点,远没有古籍中那般神异。石家大马场养马万匹,竟没有一匹如此神骏的,石少庄主相貌虽然长得可笑,相马之术却着实不低,见了这匹马,不觉大为艳羡,上前道:“这位英……大师,在下关西石玉郎,请问大师这匹宝马卖不卖?”他爱马成癖,见了这匹好马,说话也婉转了许多,待见得骑马之人竟是个和尚,也是觉得一诧。许敬棠却听得石少庄主这般黑黑矮矮一个汉子居然名叫“石玉郎”,差点笑出声来。
那和尚跳下马来,看了看门口那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