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折 云梦之身,幻影剑式
��;由此推断,当日城外紫云山的那座黄庭观,应该是在更早之前毁弃的。

  劫兆突然想起梦中之人的话语,不由得停下脚步。

  岳盈盈见是黄庭观,面上一红,却看劫兆蹙起眉头,神色罕有的凝重,脱口低声问:「怎么啦?」劫兆摇摇头:「我做了个怪梦。」将梦里那人说的话转述一遍。岳盈盈武功高强,自来不信鬼神,微侧着粉颈沉吟:「多半是你日有所思,才在梦里又虚构了那人。」劫兆还是摇头:

  「那到底是谁救了我们?我与司空度明明清醒,却动弹不得,这又怎么说?」说话之间,忽见一高一矮两条身影从前头巷子转了过来,相偕踏入观门;矮的圆如肉球,高的婀娜白皙,正是「五斗将军」道初阳、「九天玄女」法绛春夫妇。

  「「发春」她们怎么也来了?」劫兆陡地想起三哥劫真所言,一击手掌:

  「是了!发春忒想比剑,定有致胜的秘密藏在这里。」拉起岳盈盈的手,随后跟入黄庭观。岳盈盈听他说起比剑夺珠的因由,以及劫真的推断等,不觉失笑:「你三哥说得有理,只怕是你想错了辙。将军箓与黄庭观虽同属道脉,但一是符箓派、一是丹鼎派,彼此之间至多是游方挂单的交情;要说干系,你家累世求教于天城山,可亲得多啦,法绛春怎能向黄庭观借将?」劫兆一愣,觉得她言之成理,只是面子上挂不住,一径握着她纤长的玉指,低头猛往前冲:「总之……总之看看又不会死!天知道牛鼻子是不是都穿一条裤子?」岳盈盈抿嘴忍笑,任由他拉着:「是啊是啊,道士的裤子挺大,那也是很难说的。」法绛春夫妇入了大堂,与一名身穿杏黄大袍的知客道士寒暄些个,被延往后进。

  劫兆正要尾随,背后忽有一人叫唤:「四爷!真是久见啦。」回过头,一名青年道士稽首执礼,同样是黄袍玄冠,正是中京城东分观的新任知堂执事真启。

  天城山除了百岁奇人黄庭老祖之外,现今的弟子计有「玄、元、真、应」四辈,这真启只比劫兆大了几岁,当年曾在本山的元清道长座下一同习武,算得上是一起闯祸受罚的童年玩伴。两人多年没见,把臂相叙,劫兆笑着说:「几时上京的?也不来寻我!你小子倒挺本事,年纪轻轻,居然混到中京分观来当执事啦!过两年只怕要接掌本山了罢?」真启连忙稽首:「四爷说笑了。这儿的观主元常师伯要调回本山,家师近日将赴京接掌观主,命我先行,来瞧瞧京里的风土。」劫兆当年在山上学艺,可也没少挨了元清的板子,一点都不想看到他,胡乱应付几句,忽问:「元常道长呢?我爹今年过生日时,想给观里添点什么,让我跟道长商量商量。」真启眉目一动,稽首道:「师伯适巧不在。要不我让师伯回来之后,到府里问候庄主、四爷?」劫兆摇摇手:「何必这么麻烦?我到后堂候着,元常道长回来,再烦你通报一声。」真启莫可奈何,引两人往内堂去。

  黄庭观拜的是元始天尊,神像立在大堂之内,供信众门徒顶礼,内堂则空置一座神龛,名目曰「接神」,因为黄庭老祖虽然百六十岁了,毕竟还未羽化登仙,不准门徒建立生祠膜拜,门人弟子便立着空龛,以示「师尊常在」的意思。

  中京分观的内堂十分宽敞,布置朴素,反映出观主元常道长清静自持的个性。劫兆、岳盈盈两人入座饮茶,真启也在一旁陪着说话。劫兆里外都没瞧见法绛春夫妇的踪影,心中一动:「奇怪!难道真给盈盈说中,她们竟往号房(庙观中招待同修挂单住宿的客房)去了?」岳盈盈察言观色,起身一拱手:「真启道长,我家里是拜佛茹素的,不便在观堂久待。我到花园透透气,唐突之处,还请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