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惊世之作,满分文章!
  另外,对曹操的军事挫折,诸葛亮并不提及赤壁之战而拿这些伪造的边角料来说明,实在让人费解。比较合理的解释该是伪托者的漏洞。]

  王聪教授只是扫了一眼李亦儒的试卷,他便转身走了。相较于其他四位教授,王聪在华夏历史上很薄弱,他是著名的哲学研究者。

  严格意义上来说,华国近现代是没有哲学家的,王聪也不是。

  这场考试从早上9点开始,李亦儒从9点40开始执笔,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中午12点多了。

  李亦儒决定对这篇近5000字的文章进行收尾。此时,他身边五位教授直勾勾地盯着他的试卷。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还是按捺不住好奇,再次聚拢在了李亦儒的身边。

  不要影响学生考试这个道理,他们当老师的自然懂,可是,偏偏就是管不住自己的腿。

  因为林峰教授已经明确地跟几位教授说了,他觉得李亦儒这个观点是站得住脚的,他也对《后出师表》有一定怀疑。他倾向于李亦儒的观点!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如果这篇文章公诸于世,如果李亦儒的观点真的站得住脚,那么,李亦儒将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正式而系统地提出《后出师表》系伪作的人。

  这个爆炸性的观点,将会在国学界造成怎样的震动呢?

  此时,五位教授眼中的李亦儒,仿佛就是一颗高能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继而引起国学界的大地震!

  诸葛亮啊!《后出师表》啊!这名气太大了,简直妇孺皆知!然而却被一个高中生断定为伪作,如果却为伪作,那这个高中生将会多么的备受瞩目啊!估计得刷遍所有新闻吧?

  何况,这个高中生还是李亦儒!

  五位教授围着李亦儒,他们此时是非常激动的,他们仿佛在凝视李亦儒“破茧成蝶”,他们五位对他的期盼极高。

  李亦儒沙沙下笔,五位导师凝眉细看。

  [笔者据以上的诸多可疑之处综合来分析,《后出师表》无论是在其行立意,语言风格,还是文本本身都存在着诸多无法解释的漏洞和破绽,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后出师表》与《前出师表》以及诸葛亮的其他文章都大相径庭,实属伪托者没有诸葛亮的经历地位,没有那样的心境,才会导致伪出来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鄙陋之处。

  而我国历史上,向来伪作累累,这并不是孤例,前世谬作,后世奉之经典,常有之。

  【参考文献】

  [1]陈寿.裴松之注.三国[m]京城:华夏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京城:华夏书局,1962.

  [3]范晔.后汉书[m]京城:华夏书局,1965.

  ……]

  李亦儒放下笔,将试卷重新翻到了第一页,仔仔细细地又检查了一遍,然后几位教授又看了一遍。

  啪!

  李亦儒合上了试卷,放进了文件袋,贴上密封条,才起身准备交卷走人。

  他茫然地看着几位教授:“各位教授,有什么问题么?”

  “没……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