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母子两
  陈知年和陈健商量过后,以保全公司的名义在训练场附近又买了块地,准备建一个只为退五兵服务的技工学校。

  当然,如果发展好的话,也不是不能面对全社会招生。但在建设之初,主要对象还是退五兵。

  建学校。

  招聘老师。

  虽然是技工学校,但也有基础的文化课。很多退五兵的文化水平都不高,语文、数学这两门基本的课程也要学起来,如果可以的花再加上英语。随着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来羊城发展,出门走在街上洋人随处可见。

  多一种语言,可能会多一个机会。

  以前,陈知年在林萤光的威逼利诱下练习普通话,学习英语和法语,那时候她还天天喊累,勉为其难的学。

  还时不时的要林萤光奖励她。

  现在,没有林萤光帮她下载学习资料,没有林萤光督促她,没有林萤光用好吃的在前面吊着她......但,还是要学的。

  因为普通话和英语都不需要学习了,陈知年给自己增加了德语,现在她就学习法语和德语两样。

  每天,周辞白给周小也读书的时候,陈知年也会拿出自己的mp4来学习。

  是的。

  她的mp3已经换成了mp4,而且体型更小,内存更多,外形更时尚。但陈知年还是跟喜欢林萤光送她的mp3,但陈知安舍不得用了,珍藏了起来。

  陈知年也建议陈健学习英语,“以后业务发展到国外去,你不会说英语怎么办?鸡同鸭讲?”突然,陈知年笑了起来,“其实,我还建议你练习一下粤语,因为你现在也常常和别人鸡同鸭讲。”

  陈知年曾经见过陈健和本地人说粤语,真的是一场大戏。陈健全靠别人的肢体语言来猜话中的内容,而他自己则连手带脚的比划表达。

  明明来羊城好几年了,但粤语水平只能算三分,还不如高小幺夫妻。别人高小幺憨憨的,但他的语言天赋不错。

  高小幺跟着老婆摆摊做买卖,粤语说的顺溜。因为他们夫妻会粤语,所以很多本地人都愿意帮衬他们生意。

  所以说,语言绝对是机会。

  陈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没有语言天分,跟老师学了大半年的粤语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后,干脆就不学了。

  太折磨人了。

  宁愿负重跑八千米也不愿意学粤语,更不要说英语。

  “多学一些,总不会有错的。”陈知年是真的希望这些退五兵能过得好的。所以,技工学校的基础文化课是必须安排的。

  “成绩不需要太好,但不能当文盲。”

  陈健硬着头皮,“好。我带着他们一起学。”陈健的手臂上瞬间就布满鸡皮疙瘩。

  陈知年傻眼了,“你在害怕?”

  竟然有人害怕学习到如此地步?

  陈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否认,“没有。不是。”

  呵呵。

  她又不是瞎子。

  陈健尴尬的笑了笑。虽然陈健比陈知年要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