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昌邑王入京的盛况
是要正统得多了!
刘德是宗正,对这些礼法上的事情自然是清楚,因此,对便乐成的话,他一时也找不出道理可以反驳,只能沉默下来。
四人中,利汉是张安世选出来的中郎将,别的可能差一点,但是,绝对是忠厚老成之人,而且,他也明白,他这个中郎将,秩位是不低,可是,跟同行的其它三人比起来……他根本什么都不是,不过就是卫长长!因此,利汉一听说自己一行是去昌邑征王入京,他便打定了主意,一个字都不多说,同行的三位贵人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除了利汉,便乐成是反驳刘德的,自然不可能再说什么缓和的话,丙吉倒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但是,这会儿,他也没有吭声,为刘德解围。
——丙吉曾是霍光的长史,如今更是给事中,自然是霍光的亲信;便乐成虽然不算霍光的亲信,但是,一贯都是依驸霍光的……
一见这两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刘德心中就是再有想法,也不会多说一个字——他是厚道,但是,他可不是什么直臣!
见四人不再多话了,杜延年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蔡义也笑呵呵地上前,将封了“御史大夫之印”的传信交给便乐成。刘德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杜延年,却没有再说什么。
传信是两份。一份五封,一份七封。便乐成知道,五封是使者可以动用置传与驰传的标识。
——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一马二马为轺传。
虽然五封传信见得少,但是,作为少府,他还是见过的,可是,七封……
“此传信……”便乐成不解地请教御史大夫。
蔡义轻笑,却没有说话,只是让看向杜延年。杜延年点了点刘德手上的玺书:“皇后诏,昌邑王以七乘传诣长安邸。”
——七乘传,要动用七匹马……
——所以是七封……
便乐成等人恍然大悟,却也不敢再耽搁了,连忙向御史大夫告辞,便急忙出发。
奉玺书使乘驰传,一昼夜至少行千里。四人再加上护卫的中郎,都是年富力强之人,一路不停,速度并不慢,尽管如此,赶到昌邑也是十余日之后了。
很不凑巧,到昌邑时,尚是丑时,刘德到底年纪已大,一路下来,着实是有些受不了,眼见昌邑就在眼前了,刘德便想稍作休息,待天明之后,再入城传诏。便乐成也有些心动,利汉自然也没有异议,他麾下的中郎有不少都是一路骑马过来的,比乘车辛苦过了。于是,几人都看向了丙吉。
丙吉仍旧是一脸地温和,没有附和,也没有反对,只是看向便乐成,诚恳地道:“既以七乘传征王,吾等岂可……惜身?”
这句话一出,三人都不好说了,于是,一行人直驰昌邑城门,以玺书、符节开了城门。
昌邑国原为山阳郡,在山阳郡之前是山阳国,是从梁国分出来诸侯王国。下辖二十二县,昌邑为首。
这四个使者来得迅速,直到四人到了昌邑王宫的宫门前,昌邑国上下尚不知道此事。因此,最先知道汉有使者来昌邑的是昌邑中尉王吉,随后是郎中令龚遂,第三个才是昌邑相安乐。
安乐赶到时,王吉与龚遂已经将四位使者请到了前殿,正在陪着说话,四人倒�
刘德是宗正,对这些礼法上的事情自然是清楚,因此,对便乐成的话,他一时也找不出道理可以反驳,只能沉默下来。
四人中,利汉是张安世选出来的中郎将,别的可能差一点,但是,绝对是忠厚老成之人,而且,他也明白,他这个中郎将,秩位是不低,可是,跟同行的其它三人比起来……他根本什么都不是,不过就是卫长长!因此,利汉一听说自己一行是去昌邑征王入京,他便打定了主意,一个字都不多说,同行的三位贵人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除了利汉,便乐成是反驳刘德的,自然不可能再说什么缓和的话,丙吉倒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但是,这会儿,他也没有吭声,为刘德解围。
——丙吉曾是霍光的长史,如今更是给事中,自然是霍光的亲信;便乐成虽然不算霍光的亲信,但是,一贯都是依驸霍光的……
一见这两人都是这样的态度,刘德心中就是再有想法,也不会多说一个字——他是厚道,但是,他可不是什么直臣!
见四人不再多话了,杜延年便没有再多说什么,蔡义也笑呵呵地上前,将封了“御史大夫之印”的传信交给便乐成。刘德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杜延年,却没有再说什么。
传信是两份。一份五封,一份七封。便乐成知道,五封是使者可以动用置传与驰传的标识。
——四马高足为置传,四马中足为驰传,四马下足为乘传,一马二马为轺传。
虽然五封传信见得少,但是,作为少府,他还是见过的,可是,七封……
“此传信……”便乐成不解地请教御史大夫。
蔡义轻笑,却没有说话,只是让看向杜延年。杜延年点了点刘德手上的玺书:“皇后诏,昌邑王以七乘传诣长安邸。”
——七乘传,要动用七匹马……
——所以是七封……
便乐成等人恍然大悟,却也不敢再耽搁了,连忙向御史大夫告辞,便急忙出发。
奉玺书使乘驰传,一昼夜至少行千里。四人再加上护卫的中郎,都是年富力强之人,一路不停,速度并不慢,尽管如此,赶到昌邑也是十余日之后了。
很不凑巧,到昌邑时,尚是丑时,刘德到底年纪已大,一路下来,着实是有些受不了,眼见昌邑就在眼前了,刘德便想稍作休息,待天明之后,再入城传诏。便乐成也有些心动,利汉自然也没有异议,他麾下的中郎有不少都是一路骑马过来的,比乘车辛苦过了。于是,几人都看向了丙吉。
丙吉仍旧是一脸地温和,没有附和,也没有反对,只是看向便乐成,诚恳地道:“既以七乘传征王,吾等岂可……惜身?”
这句话一出,三人都不好说了,于是,一行人直驰昌邑城门,以玺书、符节开了城门。
昌邑国原为山阳郡,在山阳郡之前是山阳国,是从梁国分出来诸侯王国。下辖二十二县,昌邑为首。
这四个使者来得迅速,直到四人到了昌邑王宫的宫门前,昌邑国上下尚不知道此事。因此,最先知道汉有使者来昌邑的是昌邑中尉王吉,随后是郎中令龚遂,第三个才是昌邑相安乐。
安乐赶到时,王吉与龚遂已经将四位使者请到了前殿,正在陪着说话,四人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