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对我一分好,还你三分情
讶。

  反正在嫁妆方面,大唐和一千三百年后的阿三穿的是同一条裤子。

  杨皓可不管他心里想什么,说:“铺子我不太懂,这个就劳动父亲找找。我去找些木头回来做箱笼。”

  杨柏德点头说:“三娘与六娘嫁去了外县。这铺子最好还是给她们就近买。八娘夫家却是长安,这大概得在长安附近县城买一间,鄠县就不错。我们也能稍稍照应着点。至于十二娘,还早,等她长大些定下来了,再找合适的。”

  “八娘既然要嫁去长安,最好还是在长安买。他夫家住那个坊?我在长安也认识一两个做买卖的,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如果没有,就西市找找看。”

  “长安铺子太贵了些。”

  “无妨!”杨皓笑说。“贵也贵不到哪去。”

  八娘能想到帮他做鞋袜……他是那种你对我一份好,我就还你三分情的那种人。

  而且,现在他是杨家二房的人。如果他过得好,家里其他人过得好不好,在别人眼里,是这他这个人是否重情义的具体表现。

  他缺席了杨家二房十几年,乡亲们大概还在估量他这个人。

  他做得好了,在乡里之间,名声就会越好。

  花钱买名声,最划算不过了。

  既然要出钱了,那当然就要做到最好。他得为杨八娘谋算一二。

  虽说长安商业只要集中在东西两市。基本上每一个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商铺。

  譬如说,你总不能要求人家住在城南,非要一大早的跑到城北的两市买早餐吧。

  所以不少里坊,还是有一些食店、酒家旅舍之类的。甚至还有一些杂货店。只是通常不多。而且因为竞争少,生意应该都会不错,想要在那些里坊找到合适铺子,大概不容易。

  至于东市,那是奢侈品市场,主要针对达官贵人或者是豪富之人。

  杨八娘嫁的人家,大概也做不起那样的生意。

  所以最合适的,大概还是西市找一间。

  杨柏德说不过他,就说:“那你且让人在长安找找。我也在鄠县找。如果鄠县有好铺子。在鄠县买也无妨。”

  杨皓点头说:“那就听父亲的。”

  两父子商量着事,不知不觉回到了家门口,家里几个小南瓜还在门口玩耍。

  八娘就在门内,搬了个小凳子坐着,在做鞋子。大概顺便也看着几个小家伙。

  “阿耶、六兄,你们回来了。”

  杨柏德颔首说:“你安心做针线就好。几个小的,就让下人看着就行。”

  “不碍事的。他们几个也乖。针线我在这也能做,还能透透气。”

  “这天还有些风,你且回房去。”

  杨柏德说完女儿,有对几个小的说:“十四郎大字可写完了?还不带十二娘、敬哥儿灵姐儿家去。”

  杨曜似乎很怕这个爹,忙脚上另外几个缩着脖子进了门。

  “大兄,等额。”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