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什么——即便是让你们自杀,甚至是让你们起来造反,也都必须奉行无误!

  贾雨村还记得自己听完林如海转述之后的心情。

  当林如海最先说到“超亲王”封号的时候,贾雨村是相当不屑。心道:这怕就是个短命鬼……你一个来历不明的外姓人能被册封为亲王,可见离死就不远了,谁不知道当今皇帝最恨的就是外姓王?

  可是接下来再听说皇帝居然将超亲王的两位福晋都封为了嫡妻。而且还位比皇后的时候,他就开始有些犹豫了……难道是那两位福晋的来头太大,皇上是看在两位福晋的面子上才给了超亲王这般的尊荣么?

  但事实证明一切都是他的妄想,只看康熙圣旨最后的几句话,便能晓得康熙对于超亲王实在是太放心了,以至于连江山社稷都能拱手送出——就看超亲王想不想要罢了!

  如今整个大清朝的官员都清楚这样一个道理:超亲王之所以是“超亲王”,那正是他有“艹”亲王的实力不是?

  贾雨村一旦猜出了小妞的身份,当时眼睛就亮了——这是可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啊!

  不说超亲王,就是固伦怜心公主的小萝卜腿上的汗毛,那也比什么国公府粗了无数倍不是……一个是参天大树,另外一个便好似不起眼的小草;一个是汪洋大海,另一个顶多就是谁家院子里面的池塘。

  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贾雨村的人品相信大伙都很明白了,就他这样的势利眼和官迷,哪里会不清楚靠山的重要性……若是按照林如海的安排,去京城投靠了荣国府,那自己最多也就是个官复原职——毕竟贾政自个儿也混上个四品的官。

  往后的升迁则更是麻烦!

  一来,贾雨村虽然姓贾,可他的祖籍是在湖州,荣国府的祖籍则是在金陵……说的好听一些便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说得不好听,贾雨村又不是贾政的儿子,凭什么让人家全心全意的为自己谋划呢?

  二来,京城贾家势力的确很大,“四王八公”也绝非是浪得虚名,可是官场和情场差不多是一个道理,不是东风压倒了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了东风,往往势力越大也就代表得罪的人越多,得罪的势力也就越大。

  朝堂上面若是势力不平衡,一家独大的话,皇帝也看不下去了不是?

  正因如此,贾雨村早就明白投靠荣国府是一次赌博,等于从今而后便在自家的身上打上了贾家的烙印,这也原书之中他从不曾感激林如海的理由——虽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官位,同时也让自己不得不面对许多贾家的政敌。

  贾雨村是个聪明人,在官场经历了一次失败之后更是彻悟了“有得有失”的玄奥。但人就是如此。知道是一回事情,接受并付诸行动又是另外一回子的事情。

  这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

  但投靠超亲王一家就完全没有这样的“难处”了——对于一般人,甚至是皇帝而言,官场就好比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所以争斗不可避免。

  而换了超亲王一家则偏偏不按照道理出牌!

  对他们一家子来说,但凡能投靠进超亲王门下的,那就是“鸟太大了,应该选什么样的林子”——江山社稷这一家子都能唾手而得,在这样人手下混饭吃。再次也是个从龙功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