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解道德经(下)
�,解其纷:平和无念。

  和其光,同其尘:同化环境。

  绵绵若存:若有若无。

  致虚极,守静笃:深度入静。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得道。

  道德经探索完毕,收获非浅。语文没学好的晕过去了,就不带他们了。

  接下来的崎岖之路,以彻底治愈头疼为证道之果。计划到末章,能摘得道果。

  别人说的顿悟,即便看懂了,也不能成为自己的顿悟,因为没有同样的经历。况且道可道非常道。

  所以换一种方式,先推导出理论,然后实践验证,这好像很科学。

  看懂俺的书,少年省十年奋斗,中年胜读十年书,老年益寿十年。俺夸张了么?夸张了吧。

  当然,俺还没有写好呢。如果没写好,那是我没有入境。如果我进不了道境,我就写不好这本书。

  俺讲的无我,其实没有看懂,如果真懂了,脑际会如堤坝决口一般轰然一声,遗憾的是,俺没有这样的反应,那个禁锢还戴在头上。

  凡人自以为是的“我”,是由意识构成的。99%成分是公共意识,来自于外界反馈。可能比例还会更高,因为信息爆炸么,分分钟在给灌输观念。使“我”有别于众生的,是余下的1%,这也是最不安定的因素,是孤独的所在,渴望被认可。

  很多人学识渊博,博闻广记,但为什么所有见解都要引经据典?某某哲学家说,某某名人说,难道说灵魂都已经被古今中外的高人夺舍了,很是迷茫啊?俺为写这本书广涉典籍,但绝不能满足于引经据典。

  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总是人云亦云,如何能找到修仙正路?

  每个人的仙路,都是特立而独行。

  大道归一,但不是物质社会给出的诱惑,需要遵循内心的指引。

  现代的无良媒体,喜欢什么,就推什么,凡人在失路上被越推越远,甚至立场都丢给了人家。所谓的我执,执的不过是洗脑观点而已。

  群众跨出了文盲,却变成群氓,谎言重复千遍就成真,迷信权威,猛追潮流,自觉自愿充当了他人手里的,牵线木偶。

  俺必须另起巢臼,因为人进化为仙,真我,是必要的一环,不盲从,不迷信,犹如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各擅胜场,而不是自我设限,人云亦云。

  坚守自我的立场,才能八风吹不动,独立泰山峰。

  真相到底如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选择相信什么。

  所谓的的真相,永远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不想让你知道的,您永远也看不到。或许,墙那边会不一样?呵呵,这条真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适用。你不想让老婆知道的,你会告诉她么。

  手机这样的洗脑神器,整天对着它,智商和情商不退化才怪。先打上预防针,因为下面的章节会过于颠覆,要放下脑中固有的概念和预设的结论。

  本书理论多为原创,文中的名词很可能不是原有的含义,观点也不强求一致,只为启发思考。

  开宗明义:凡人修道是为修仙。千百年来,先贤们都是埋首典籍,穷经摘义,或者探幽寻秘,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