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两广统一(八)
罗廷的明确表态之后,也只能同意。眉宇之间却透露着内心对于这种看法的怀疑,从现在蒋介石的反应来看,前因后果好像都如同计划般一样。蒋介石先是在之前表现出左派的一面,借此得到了**和左派人士的支持,而后又借着“廖案”时期**和国左的相当优势达到了排除异己的目的之后,实力又得到提升。

  这个念头让周主任自己也觉得愕然,不由得苦笑自己多心了。

  “周,我听高又来到了广州,杨给我们的消息表明,他对于高这次来广州分析了一下,主要是为了争夺利益而来。”鲍罗廷可不像周主任那般忧虑,看到一件事情是时候翻过,立马就提出了下一件事。

  陈延年笑道:“看来杨匏安同志在赣南的工作做得很好嘛。不过高振这个人倒是真有意思,一个军人,竟然看到有利可图,就像个闻到肉的苍蝇飞了过来。”

  鲍罗廷和他的看法正好相反,连忙道:“陈,你应该注意一下,上会对他们没有什么利益,他不还是来了么。我看,你们应该吸取上会带给你们的教训,不要窥了此人。至于杨在那边,也有和咱们设想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先让他放缓,专心的准备一下。”

  “鲍罗廷同志,你认为我们如果向汪精卫提议成立国共两党合作军队的成功率会有多少?”周主任突然插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鲍罗廷低声道:“汪同志一心向往实现革命,我看他比其他人看的都清楚,多以你们完全可以向他提出这样的建议,不必要担心。”

  周主任头,汪精卫给他们的感觉要比蒋介石可靠多了,余光扫到坐在那里一直只听不的蒋先云和李之龙便问道:“你们俩有什么看法?”

  二人连忙起身出了自己的看法,蒋先云认为,应该在同学当中展开批判蒋介石的这种行为,揭露妄图伪装在左派当中的右派分子。李之龙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提出应该是以“孙文主义学会”为主要批判目标。

  自然后者的主意自然得到了通过,而对于前者,鲍罗廷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蒋虽然有了动摇,但是还是可以拉拢回来的,我想以他对革命的忠贞,不会轻易的倒向反革命的一方。不要忘了,独秀同志也曾在《向导》上发表过文章,称蒋是实行反帝国主义及军阀,实行三民主义的革命派。难道同样党刊当中出现一篇和此相反的言论,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么?”

  蒋先云听到后,不由得想起党军的建军方针就是革命,而校长不但为革命建立了惊人勋劳,并且还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之一,如果亦然批判他的行为,定然会引起所有人的不满与反对。

  数日之后,周主任、鲍罗廷等人先后接到了**中央的指示,不同意撤出蒋介石部队中的**员,却同意对右派言论加以反击,并强调了蒋介石对于革命的作用,要求广州党部加强和其之间的联系。

  望着这份文件,周主任只得摇头叹气,数日来的努力因为这一张纸就白费了。

  高振到了广东,第一时间里就是和赣南建立了电报联系。宋子文、陈友仁一走,他便把这俩人对种种事态的看法发回了赣南,让胡汉民、邓演达等人磋商应对方法。他自己也没闲着,从宋、陈口中多多少少能猜出现在广东这边对于厘金和广西的看法。既然广西的事情并非一时就能定夺,索性也就决定先处理厘金。

  这方面,他有着自己的解决办法。接下来的日子里,宋子文开始观察到高振整日忙忙碌碌,会见的客人不少,他们的身份倒是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