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抗日大旗
��团和伪满洲国军张海鹏、程国瑞部组成,由通辽出发,攻开鲁、新惠、建平,目标赤峰,之后南下承德;东路以日军第八师团和伪满洲国军李寿山部组成,由锦州出发,沿锦朝线(现锦承线)进攻北票、朝阳、叶柏寿,最后向承德进犯;南路由日军第七师团、第十四师团、骑兵第四旅团和第八师团一部,另有伪军丁强(李际春)部,从绥中出发,向建昌、凌源、平泉进攻,再向承德进犯。此外,侵占长城沿线的日军第八师团一部和驻山海关守备队组成一个支队,由古北口出发北上,直犯承德。
针对日伪军三路侵犯热河,东北军也分三路应战:北路开鲁至赤峰一线,由孙殿英部和热河省军骑兵第十七旅崔兴五部防守,东北义勇军冯占海、李海青、刘振东等部协助战斗;东路北票至朝阳、建昌一线,有黑龙江省军第十三旅于兆麟部、热河省军步兵第三十八旅董福亭部和退入该地区的东北义勇军李春华、唐聚五部;南路凌源至平泉、承德一线,由东北军第十六旅缪澄流、第八旅丁喜春、第十九旅孙德荃和黑龙江省军第十九旅王永盛等部防守。
近代史上所称的热河事变,也叫热河抗战。发生于时为中华民国中央**所名义控制,事实上是奉系军阀所控制的热河省。热河省地处长城以北,与辽宁、河北、察哈尔等省接壤,九一八事变后,热河省成为东北军残部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后方基地。
越怕什么是越来什么,付永根每天到城里去,看到和听到的一个个消息没一个不让他揪心,整个东北沦陷,大儿子立宗至今没有一丁点儿音讯;如今热河省又落入了小鬼子的手里,老二和老三也是生死不明,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声哀嚎:儿子们,你们全都在哪里啊!
他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兴亡”,更不懂得什么是“民族大义”,只知道家乡被小鬼子占据了,他们就如同畜牲一般到处杀人放火,弄得他家三个儿子在外头面对生死,老百姓常常逃来逃去,人人没法生活,家家不得安生。
就在热河沦陷不久,更糟糕的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晚10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团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
针对日伪军三路侵犯热河,东北军也分三路应战:北路开鲁至赤峰一线,由孙殿英部和热河省军骑兵第十七旅崔兴五部防守,东北义勇军冯占海、李海青、刘振东等部协助战斗;东路北票至朝阳、建昌一线,有黑龙江省军第十三旅于兆麟部、热河省军步兵第三十八旅董福亭部和退入该地区的东北义勇军李春华、唐聚五部;南路凌源至平泉、承德一线,由东北军第十六旅缪澄流、第八旅丁喜春、第十九旅孙德荃和黑龙江省军第十九旅王永盛等部防守。
近代史上所称的热河事变,也叫热河抗战。发生于时为中华民国中央**所名义控制,事实上是奉系军阀所控制的热河省。热河省地处长城以北,与辽宁、河北、察哈尔等省接壤,九一八事变后,热河省成为东北军残部以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后方基地。
越怕什么是越来什么,付永根每天到城里去,看到和听到的一个个消息没一个不让他揪心,整个东北沦陷,大儿子立宗至今没有一丁点儿音讯;如今热河省又落入了小鬼子的手里,老二和老三也是生死不明,他从心底里发出了一声声哀嚎:儿子们,你们全都在哪里啊!
他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兴亡”,更不懂得什么是“民族大义”,只知道家乡被小鬼子占据了,他们就如同畜牲一般到处杀人放火,弄得他家三个儿子在外头面对生死,老百姓常常逃来逃去,人人没法生活,家家不得安生。
就在热河沦陷不久,更糟糕的消息传进了他的耳朵。1936年,日本华北驻屯军以卑鄙的手段占领丰台,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占领这一战略要地,截断北平与南方各地的来往,进而控制冀察当局,使华北完全脱离中国中央**,日军不断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晚10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城搜查,中国第29军37师110旅219团严词拒绝。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借口“枪声”和士兵“失踪”,假意与中国方面交涉。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团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驻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