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利益共同体
/>   “小昂,明天咱们投资的那个冷库要奠基了,刚才你李伟舅舅打电话过来,问咱们明天去不去参加奠基仪式。”

  刘墨昂想了想说道:“去,这种事要参加。明天这边也没什么事情,咱俩一块去吧。倩倩,你去不去?”

  楚倩摇了摇头说道:“我就不去了,你俩都出去了,我得在家看着点。”

  刘墨昂也知道女友不太喜欢掺和这种事,于是就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刘墨昂和墨龙爷儿俩就驾车赶往龙庆。

  李伟他们投资搞的这个冷库在龙庆,就在东嘎市场的旁边,主要的服务客户就是东嘎市场的一些需要低温冷藏的商户。

  这个冷库规模并不算很大,总投资还不到七百万。刘墨昂给小舅墨龙在里面投了一百万,占了其中15%的份子。

  奠基仪式定在上午十点,刘墨昂和墨龙赶到地头的时候,一个铺着红毯的台子搭建了起来,一帮人在台子附近聊天。

  不是什么大项目,所以也没有邀请相关的领导前来参加奠基仪式,就是这帮投资人凑在一起搞一下。

  作为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李伟自然是处在最中心的位置,有几个人墨龙都不认识,经过介绍才知道这些人都是这个冷库的投资人。

  不过这些人投资都不算很多,除了李伟这个发起人占了四成的份子之外,墨龙投入的这一百万算是比较多的。其他投资者大都是5%或者8%左右的份子。

  这个冷库与其说是一种投资,还不如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可不是刘墨昂瞎猜的,别的不说,光看这些投资者的身份,就知道这座冷库到底是为啥盖起来的。

  这些投资者之中,除了墨龙之外,其他的人全都是搞与通信有关的行业的。

  有搞铁塔维护的、有搞基站建设和基站维护的、有搞线路传输的、还有专门搞网优的……

  反正参与投资的这八个人之中,有七个是搞通信工程的。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在别的地方或许适用,但在高原、西疆这些地广人稀的省份,这句话就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了。

  比如说在高原你签下了一个从日光城到巴宜的架空光缆传输工程,而且甲方要求要新建一趟杆路。四百多公里的长度,你说你一家工程公司怎么干吧?

  高原做通信工程的公司,大都是一些大型通信工程公司的分公司,比如中通建高原分公司,各省邮电通信公司在高原设立的分公司。

  这些公司的母公司都有很强大的施工能力,但在高原的分公司施工能力未必就有那么强大的。

  所以哪怕你的公司中标了,但光指望着你一家工程公司,累死你也无法在工期内把这个工程干完,这时候就需要多方合作了。你的公司出四个工程队,我的公司出五个工程队,他的公司出六个工程队。一家公司干一百来公里,四家公司共同合作,绝对能够在要求的工期内完工。

  当然,其他参与进来的公司必然要给签合同的公司一定的分成……

  在高原,很多事情吃独食是吃不下的,合作才是王道。

  时间长了,打交道多了,一些彼此之间合作的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