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幸福一家
屋内的摆设,莫秋风隐隐还能看出一些影子。头顶上方,是那盏经久耐用的灯泡。按着这个时间,要过两三年,家里才全部换上白炽灯。
那一张前世消失在记忆中的木桌子,此刻已经摆在屋子中央,上面放着三碗小菜一碗为数不多的酱炒肉,在桌角处放着饭锅,此刻已经稍微掀开,散发出淡淡的米香。
在修建小平楼之前,家里是没有所谓的餐厅厨房之类的划分。整个房子,只有一个小厅,摆放着家具,寻常煮饭吃饭等日常活动也都在这个小厅完成。小厅连着两间勉强称之为卧室的屋子,一间是莫秋风父母的,一间是莫秋风和妹妹莫秋柔的。至于卫生间则是在房子的偏远一角处,占地不过几平方米,用于解手和洗浴。
记得是1998年南方水灾后,父母便合计了下,拿出积蓄并且找人借了些钱修盖了小平楼。那时,房子各项陈设才得以完善,莫秋风和莫秋柔才拥有属于自己的卧室。
就在莫秋风坐在木桌边回忆的时候,小厅连接着莫秋风和莫秋柔房间的门口缓缓走出一道娇小的身影,边走边揉着眼睛,带着几丝奶气的话语传入莫秋风耳中。
“妈妈,我饿了。”
“诶,爸爸马上回来,马上就能吃饭了。”
叶淑琳走上前将莫秋柔抱住,放在莫秋风身边的小座椅上,旋即对莫秋风轻声说道:“小风,看好小柔,别让她摔着了。”
“嗯。”
莫秋风应了一声,旋即偏着头看向自己的妹妹。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面对幼龄的妹妹。前世这个时候,他毕竟只有五岁,记忆不是非常清晰。真正清晰的拥有记忆,并且拥有完全思考意识的时候,大约是在他七岁左右。
小秋柔现在只有三岁,小身子勉强能占据小座椅四分之三的面积。那张稚嫩的脸庞带着睡梦初醒的朦胧,见到自己的哥哥看着自己,偏着头带着几丝奶气的叫道:“哥哥。”
“噗。”
眼前的妹妹实在太过可爱,莫秋风忍不住一声轻笑,旋即逗弄着幼龄的妹妹。
前世,他和妹妹的关系也不错,只不过后来随着他跨省读书并留在外面工作后才少了联系。如今看到幼龄的妹妹,莫秋风心中自是充满宠爱。
听到一声轻笑,正在收拾东西的叶淑琳下意识的看了过来,正好看到莫秋风在逗弄着小秋柔,而小秋柔则是不依的挥舞着小手臂抵抗。
这一幕太过和谐,让叶淑琳唇角溢出幸福的笑意。
一个爱着自己自己也爱着的男人,两个可爱的龙凤孩子,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过了几分钟后,父亲莫守毅也回来了,骑着那辆记忆中很早就褪去的老自行车。
1994年,父亲还在附近的供电厂上班,月薪七八百。当年,父亲大专毕业后原本准备随着爷爷退休后接替爷爷做一名教师,没想到后来教师改革失去了机会。辗转学了电力技能才在供电厂找了工作。至于母亲叶淑琳,出生在稍带书生风韵的外公家,因为是女子所以只读到高中,之后在村委会上班,做为村委的少数职员,月薪在三百左右。
前世,父亲辗转换了几个工作岗位,最后在万达集团f市名下做了一名高级电工,月薪五六千。母亲一直在村委会工作,偶尔找�
那一张前世消失在记忆中的木桌子,此刻已经摆在屋子中央,上面放着三碗小菜一碗为数不多的酱炒肉,在桌角处放着饭锅,此刻已经稍微掀开,散发出淡淡的米香。
在修建小平楼之前,家里是没有所谓的餐厅厨房之类的划分。整个房子,只有一个小厅,摆放着家具,寻常煮饭吃饭等日常活动也都在这个小厅完成。小厅连着两间勉强称之为卧室的屋子,一间是莫秋风父母的,一间是莫秋风和妹妹莫秋柔的。至于卫生间则是在房子的偏远一角处,占地不过几平方米,用于解手和洗浴。
记得是1998年南方水灾后,父母便合计了下,拿出积蓄并且找人借了些钱修盖了小平楼。那时,房子各项陈设才得以完善,莫秋风和莫秋柔才拥有属于自己的卧室。
就在莫秋风坐在木桌边回忆的时候,小厅连接着莫秋风和莫秋柔房间的门口缓缓走出一道娇小的身影,边走边揉着眼睛,带着几丝奶气的话语传入莫秋风耳中。
“妈妈,我饿了。”
“诶,爸爸马上回来,马上就能吃饭了。”
叶淑琳走上前将莫秋柔抱住,放在莫秋风身边的小座椅上,旋即对莫秋风轻声说道:“小风,看好小柔,别让她摔着了。”
“嗯。”
莫秋风应了一声,旋即偏着头看向自己的妹妹。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面对幼龄的妹妹。前世这个时候,他毕竟只有五岁,记忆不是非常清晰。真正清晰的拥有记忆,并且拥有完全思考意识的时候,大约是在他七岁左右。
小秋柔现在只有三岁,小身子勉强能占据小座椅四分之三的面积。那张稚嫩的脸庞带着睡梦初醒的朦胧,见到自己的哥哥看着自己,偏着头带着几丝奶气的叫道:“哥哥。”
“噗。”
眼前的妹妹实在太过可爱,莫秋风忍不住一声轻笑,旋即逗弄着幼龄的妹妹。
前世,他和妹妹的关系也不错,只不过后来随着他跨省读书并留在外面工作后才少了联系。如今看到幼龄的妹妹,莫秋风心中自是充满宠爱。
听到一声轻笑,正在收拾东西的叶淑琳下意识的看了过来,正好看到莫秋风在逗弄着小秋柔,而小秋柔则是不依的挥舞着小手臂抵抗。
这一幕太过和谐,让叶淑琳唇角溢出幸福的笑意。
一个爱着自己自己也爱着的男人,两个可爱的龙凤孩子,人世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过了几分钟后,父亲莫守毅也回来了,骑着那辆记忆中很早就褪去的老自行车。
1994年,父亲还在附近的供电厂上班,月薪七八百。当年,父亲大专毕业后原本准备随着爷爷退休后接替爷爷做一名教师,没想到后来教师改革失去了机会。辗转学了电力技能才在供电厂找了工作。至于母亲叶淑琳,出生在稍带书生风韵的外公家,因为是女子所以只读到高中,之后在村委会上班,做为村委的少数职员,月薪在三百左右。
前世,父亲辗转换了几个工作岗位,最后在万达集团f市名下做了一名高级电工,月薪五六千。母亲一直在村委会工作,偶尔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