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
��写信。

  胡平站在一边,因为军情司在这些地方没有部门,所以只能由他亲自前往历城送达。

  看到荀彧在信中让太史慈马上回茬平,胡平不由好奇问道:“相国,敌人还未走远,此时便让太史将军离去吗?”

  荀彧苦笑着摇摇头道:“三将军南下虽然帮我们解了围,然他一走就把博平和聊城放给了袁军,如果袁绍不蠢的话,必然会派人前去攻打,所以必须让他们立即回去。”

  “若是敌人不死心再进攻济南的话,恐怕不好办。”

  胡平想了想道:“齐长城已经被他们毁掉,重新修缮也不知道要多久,光靠祝阿历城茬县三座城池,可挡不住敌人从山谷间过来。”

  荀彧微笑道:“无妨的,现在我们都在抢时间,如果袁绍没有立马反应过来,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从济南各地招募一些退役的士兵过来防守,这样的话只要张飞和太史慈回防迅速,他也拿我们没办法。”

  “哦。”

  胡平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大人物们的事情,就交由他们去做吧,自己老老实实当个大头兵就好。

  然而胡平不知道的是,荀彧表面上风轻云淡,其实内心并不轻松。

  因为说是这么说,可临时招募退役士兵,训练、武器、装备、粮草等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不然即便曾经上过战场,但许久不经战事,战斗力不一定就比新兵强。

  很多退役士兵都有家有口,甚至都大腹便便,不管是作战意志还是战斗力,可能都比不了年轻力壮的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新兵。

  所以荀彧也仅仅只是安慰一下部将而已,现在他能够用的兵力,也真就只有那么四五千人。

  一旦张飞部和太史慈回防,高览和许攸三万大军再次进攻,他的压力依旧会无比巨大,因此现在荀彧也是在赌,赌袁绍并没有继续从济北国攻打济南的心思,而是舍远求近,谋求聊城和博平。

  双方都在谋算,然而很多时候,并不是谋算得好,就一定能够成事。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的时候,战争中的一点小小的意外,就能引导整个战局走向。

  只是荀彧觉得,自己尽力便足以........

  ........

  ........

  北方战局在总体上依旧处于僵持的情况,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变动。

  如许攸从济南撤兵,张飞部围点打援成功。乃至于典韦部和臧霸部在安德与西平昌一带,与袁军保持高强度对抗等等。

  而南方的战事也同样开始陷入了僵局阶段,孙策击败袁术之后,逐步蚕食九江和庐江地区,把袁术赶到了江东丹阳郡,因为没有水军,所以暂时无法过江继续进攻。

  历史上孙策之所以能取江东,那是因为当时江东几个郡县的官员都是他的亲朋故旧,比如舅舅吴景是丹阳太守,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

  有了这些人的帮助,孙策才能入主江东。然而现在这些人都在豫州跟着孙坚混得风生水起,根本就没有在江东稳固发展。

  没有了这些本地的官员亲戚支持,孙策自然也就不可能顺利地往江东去。最主要的是哪怕鲁肃和周瑜也是大家族,可他们的家族都在庐江,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