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谷阳之战
r />   最主要的是,自孙坚讨董,投靠刘备,被陈暮举荐为豫州牧以来,与袁术发生过多次争斗,双方大战数次,小战也不断。

  孙坚和孙策父子的骁勇已经深入人心,很多袁军士兵畏惧于他们的勇猛,每逢战事,一旦对面敌人的旗帜上面写着“孙”字,双方往往还没来得及接触,袁军士兵就已经崩溃,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袁术如果北上进攻孙氏守的那几座汝南重镇城池,别说能不能攻克的问题,无功而返都算是大幸。

  若是强行攻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兵败身死的境地。

  所以袁术斟酌再三之后,决定利用一下自己那位亲结的亲家公,先出兵沛国,占据一些战略要地,同时吕布从下邳出兵,双方在沛国相聚,汇合之后,一同进攻汝南。

  可惜的是他们的行动早就在曹操和孙策的情报当中,一个利用间谍情报网络,一个利用人脉关系网络,轻易把二人的一切军事计划摸得干干净净。

  沛国这个地方其实已经算是四不管地带,因为刚好处于四大势力的中间,虽然名义上属于豫州管辖,但此地北面被曹操占据,西面被孙坚夺取,东面则是吕布管辖,南面有袁术伸出来的触手。

  这使得这里时常会有四大势力互相攻伐,半月一战,三月一大战,导致民生凋敝,一片残破之景。

  谷阳县又恰好处于孙坚势力、袁术势力以及吕布势力三大势力的中心地带,周围乡野百姓遭受军纪败坏的袁术军寇略的次数数不胜数,因而当袁术军北上,且孙策派出游骑查探他的行踪之时,当地百姓无一不踊跃透露他大军这一日驻扎的营地。

  袁术此次打算倾巢而出,只留不到两万人分散各地守住九江庐江丹阳等地,防止各地豪强世家卷土重来,总计差不多八九万兵马浩浩荡荡北上,前军由大将张勋率领,有三万余人打算入驻谷阳县,恰好被孙策率领大军截击。

  周瑜让孙策集中力量,先破袁术前军,然后趁着袁术还立足未稳之际,立刻调转枪头,攻击平阿。这是因为根据情报,袁术的前军先进谷阳,他本人及中军在距离此地二十多里的向县,平阿则是后军所在。

  严格来说,袁术的三军离得都不远,从固亭到向县二十多里,向县到平阿也不过四十余里,总体不过一两个时辰的路程。

  毕竟将近十万大军一起行动的话会显得非常臃肿,军队行进速度也不会太快,所以古代战争,往往并不是几十万人扎堆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动,甚至下面还细分为每一部每一校,由各级军官统领,就是防止人太多发生军队混乱的事情。

  虽然昆阳之战是个反面教材,但在诸多反面教材当中,包括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这些大规模战争,不管是曹操、袁绍还是苻坚,也都不是几十万人马一股脑往前冲就完事,而是分批进攻,绝不拖拉。

  袁术倒不至于有曹操袁绍和苻坚的才能,三人再不济,虽未一统天下,却也都是一时雄主。袁术跟他们比起来,不过是冢中枯骨尔,但这是基本的军事常识,袁术好歹行伍多年,不会不懂。

  所以为了避免行军混乱,前中后三军分开行进。而谷阳又有当地百姓为孙策军做向导,因而很快就摸到了袁术前军找到的准备今日夜宿的营地。

  双方很快发生了战斗。

  孙策一马当先,率领着丹阳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