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全城搜捕
/>
那就是端王赵佶、奸相蔡京、巨宦童贯等等一众昏君宵小所共同织就的“丰亨豫大”金迷幻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无论他想让尚有励精图治之心的赵煦继续延长他的政治生命、还是布局拥立垂髫之龄的赵茂为傀儡之帝,这些在原本历史时空线中就不存在的事实,根本就不是他该去保卫的目标,也不是他纠结放不下的关键点。
所以,一切皆只是手段,还不是目的!
定位出了错,秦刚势必被卷入进错综复杂的朝堂角力之中,被迫与朝令夕改的各方政客博弈相斗、甚至时不时还要顾忌着那位不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愿放弃手中权力的赵煦的想法,进而一步一步地陷入到了今天这只政治泥潭之中。
其实,真正感到委屈与焦虑的,本应该是端王赵佶以及围在他身边的那群投机者。在无法看清的未来面前,他们至今还在为了各自梦寐以求的帝位、相位以及权位,而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更兼是阴谋诡计、外加竭尽全力,包括如今的穷凶极恶、昼夜难寝!
确实该感谢小吃货李迒,他的一句话惊醒了秦刚:既然历史的本来走向就是要向着端王赵佶得位的大方向而走去,也就是说,桌上的那盘美食原本就不是他的,那么为何还要如此纠结于它们的归属,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重新再去叫一桌而已。
其实,相对于已经改变的历史现状,哪怕秦刚只是如之后福宁殿中所议的那般,做一个简简单单的资善堂翊善,那也足以成为端王走向帝位之路上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更是会令其寝食难安,一样子会成为他无法忽视且难以撼动的前进阻碍。
只是,秦刚这一步醒悟得过晚,他所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端王在宫中势力的雄厚,远出于他的预料。相对于按理说的无心插柳,这一世中端王的有意蓄谋,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除了有向太后毫无遮掩的偏袒帮助,同时也有赵煦自己的失误——老而无用的梁从政,一个回合就被向太后拿下,从而被暗中投诚的童贯党羽借机纷纷上位。
大宋皇宫里的力量相对单一薄弱,所以才会有庆历八年那次荒唐无比的坤宁宫事变,戒备森严的皇宫突然在半夜里遇到叛军攻击,仁宗皇帝初时慌乱不已,全靠现场的曹皇后临危指挥,最终侍卫长王中正携援军赶到,击毙挫败作乱之贼,而所有的叛军居然只是四名崇政殿侍卫而已!皇宫防卫之力的软弱与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秦刚深知刘皇后与越王继续待在宫中的巨大风险,再加上大宋皇子多是体弱多病,几年之中,随便什么时候搞一出因病夭折,都是外界难以质疑的事情。于情于理,他也只有选择带赵茂逃出皇宫一策。
当然,这与入宫前一天晚上秦湛等人建议的逃离京城完全不同。
其一,之前的逃离是完全认输式的逃跑,尽管可以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一旦逃跑,随时会被对手冠以“做贼心虚”、“阴谋败露”等等的污名栽赃,并且对端王接下去的篡位举动毫无制约之力。更不要说,赵佶、蔡京一党,便可以此为由,随时对于与秦刚相关之人以同党之名,牵连打击。
其二,赵茂与刘皇后的分开,无形中大大提升了两人的存活机率。一位是皇后,一位是皇子,作为阴谋篡位者的赵佶在没有把握将他们一并解决的前提下,必然只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位有所忌惮而收手;
其三,毕竟越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无论他想让尚有励精图治之心的赵煦继续延长他的政治生命、还是布局拥立垂髫之龄的赵茂为傀儡之帝,这些在原本历史时空线中就不存在的事实,根本就不是他该去保卫的目标,也不是他纠结放不下的关键点。
所以,一切皆只是手段,还不是目的!
定位出了错,秦刚势必被卷入进错综复杂的朝堂角力之中,被迫与朝令夕改的各方政客博弈相斗、甚至时不时还要顾忌着那位不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不愿放弃手中权力的赵煦的想法,进而一步一步地陷入到了今天这只政治泥潭之中。
其实,真正感到委屈与焦虑的,本应该是端王赵佶以及围在他身边的那群投机者。在无法看清的未来面前,他们至今还在为了各自梦寐以求的帝位、相位以及权位,而挖空心思、处心积虑、更兼是阴谋诡计、外加竭尽全力,包括如今的穷凶极恶、昼夜难寝!
确实该感谢小吃货李迒,他的一句话惊醒了秦刚:既然历史的本来走向就是要向着端王赵佶得位的大方向而走去,也就是说,桌上的那盘美食原本就不是他的,那么为何还要如此纠结于它们的归属,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重新再去叫一桌而已。
其实,相对于已经改变的历史现状,哪怕秦刚只是如之后福宁殿中所议的那般,做一个简简单单的资善堂翊善,那也足以成为端王走向帝位之路上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更是会令其寝食难安,一样子会成为他无法忽视且难以撼动的前进阻碍。
只是,秦刚这一步醒悟得过晚,他所没有料到的是,此时端王在宫中势力的雄厚,远出于他的预料。相对于按理说的无心插柳,这一世中端王的有意蓄谋,却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除了有向太后毫无遮掩的偏袒帮助,同时也有赵煦自己的失误——老而无用的梁从政,一个回合就被向太后拿下,从而被暗中投诚的童贯党羽借机纷纷上位。
大宋皇宫里的力量相对单一薄弱,所以才会有庆历八年那次荒唐无比的坤宁宫事变,戒备森严的皇宫突然在半夜里遇到叛军攻击,仁宗皇帝初时慌乱不已,全靠现场的曹皇后临危指挥,最终侍卫长王中正携援军赶到,击毙挫败作乱之贼,而所有的叛军居然只是四名崇政殿侍卫而已!皇宫防卫之力的软弱与混乱,由此可见一斑。
有鉴于此,秦刚深知刘皇后与越王继续待在宫中的巨大风险,再加上大宋皇子多是体弱多病,几年之中,随便什么时候搞一出因病夭折,都是外界难以质疑的事情。于情于理,他也只有选择带赵茂逃出皇宫一策。
当然,这与入宫前一天晚上秦湛等人建议的逃离京城完全不同。
其一,之前的逃离是完全认输式的逃跑,尽管可以说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一旦逃跑,随时会被对手冠以“做贼心虚”、“阴谋败露”等等的污名栽赃,并且对端王接下去的篡位举动毫无制约之力。更不要说,赵佶、蔡京一党,便可以此为由,随时对于与秦刚相关之人以同党之名,牵连打击。
其二,赵茂与刘皇后的分开,无形中大大提升了两人的存活机率。一位是皇后,一位是皇子,作为阴谋篡位者的赵佶在没有把握将他们一并解决的前提下,必然只能对其中的任何一位有所忌惮而收手;
其三,毕竟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