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北辽的危机
�童贯留在宫中的徒弟逐字逐句地传到了杭州。童贯也在私下里找到蔡京悄悄地商量:“蔡都漕可有回京任相之意?”

  蔡京十分谨慎地对此表达了一定的兴趣。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他与童贯联手卖官的过程中,双方的交集也渐深,唯一的担心、同时也是他认为不可缺少的关键,便是对于胡衍的深入拉拢——毕竟,对于尽管已经是在家丁忧的秦刚,他却清晰地感受到对方依旧在东南海事院里的强大影响力。

  而在北辽,此时便已是乾统二年,也是西元的一一〇二年。

  耶律延禧十分顺利地巩固好了他的皇位,惩治当初参与迫害他父母的所有仇人行动都已经进入了尾声。对于他来说,似乎身为大辽皇帝的最主要责任已经完成,而他终于可以真正地开始享受起大辽天子的最大快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巡游打猎事业中去。

  于是,大辽朝最喜爱捺钵的天子开始出现了。

  原本曾受到他接见并重用的耶律宁,也曾抓住几次机会,尽责地向这位少年天子进谏了他的忠言。只可惜,耶律延禧却连半句也没听进去,反倒是笑着对他说:“朕正是有了像尔等的肱股之臣,才有机会可以外出巡猎啊!”

  耶律宁一时愕然。

  而在此时,大辽的南京道内,连年灾荒,就连契丹贵族圈来放牧的牧场也开始抛荒,大批的优质战马,却在李宁一的私下操作中,从天津寨贩卖到了沧州与九州岛。李宁一虽然仍然还是南京道留守府的三司使,但他已经彻底成为了萧得里底的私臣管家,毕竟他效忠的主子此时已经升官到了同知北院枢密事,所以才会一心一意地为他疯狂地圈敛财富。

  而留在南京道的萧奉先,也就是在最初的小南河寨中被秦刚俘虏的那位,正是萧海里的远房族兄,私下里早已经被萧海里的轮番贿赂拉拢在了一起,从而在天津寨那边,为了自己这个族弟的生意,大开各种方便绿灯。

  而他在回上京的时候,得到了萧海里的热情招待,酒足饭饱之时,不止一次地向他吐露了大辽地方上兵力松弛、战力急剧下降的现状。

  说句实话,即便如此,萧海里也未曾会头昏到想要主动起兵反叛的念头。

  只是,他那坑人的手下弟兄,一个个地都不是省油的灯,隔三岔五地就会惹出一些不大不小的官司案件,报到他这里来时,却又为了能够推卸责任,便被描绘成了以耶律宁为首的一众大辽年轻臣子对于他们这类后族子弟的刻意打压。

  于是,在手下人的极力怂恿之下,他开始注意加强自己的武装。为了避免被察觉,他便通过之前一直做生意的宋朝商人李禠的关系,商量采购武器,这些刀枪盔甲在通过天津港运进来之后,被他悄悄地在乾州【注:辽代州城,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装起了两千多人的家丁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