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四海的变局
��上不少的股息与分红,之前大部分正好用于童子营的开支。

  河北那边的生意,是由胡衍留在那里的蔡小七在打理,大头也渐渐地让给了李禠;

  两浙路这里,以明州为中心,包括杭州、处州等地的生意,原本都是谈建一手经营,却也在秦刚的督促下,让了不少的生意份额给他老丈人楼员外。

  而在到了高邮之后,秦刚让谈建分别给各地的合作伙伴去信询问,对于他们剩余的生意份额有没有兴趣,可以都让给他们。

  “大哥,按您的吩咐都去了信,现在的回复都是愿意的。”谈建看了看他,有点抱怨地说道,“他们当然都是愿意的啊,这些都是明着可以赚钱的生意,我们为什么要都退出来呢?”

  “进和退都是相对的,我们退,就意味着合作伙伴的进。”秦刚突然抬头问了谈建一个问题,“建哥觉得我们做生意只是为了赚钱么?”

  谈建愣了一会儿,这才有点回过思路来,赶紧说:“的确是小弟我糊涂了,大哥和我说过很多次,赚钱只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的手段。可是,这个手段也不能随便就丢下啊!”

  “不是说能赚钱的事我们都要去做。像大家都看得明白的,你去做了,别人也想做,就会产生竞争,接下来便会压缩利润。很累,也很不值得。不如我们就让给合作伙伴去做。他们会更加积极与努力,而最关键的便是,如果他们赚到的钱,会不存在我们的银行里吗?”秦刚笑着提醒谈建。

  “也是,生意是我们让的,而且存四海银行还会有利息,他们没理由存在别的钱庄。”

  “所以啊,他们赚来的钱却存在我们的银行,不就相当于他们在为我们赚钱吗?”

  “可是,存在银行的钱,他们总是会取走的啊?更何况我们还会支付利息!”正是这一点,谈建还是有点没想明白。

  “所以,我今天找你来,就是想和你商量,让四海银行接下来发行一种叫作‘钱引’的东西。用纸印制,要防伪,大面额,和我们合作的生意伙伴可以直接使用,任意一家四海银行都能通存通兑。”

  “大哥你说的便是在成都路那里有过的交子吧?”谈建一下子听明白了,“可是交子出了四川就不认,而且在用的时候,经常不能足额抵算。大家都不喜欢它。”

  “所以我们不能叫交子,我就叫它‘钱引’。”秦刚立即说道。

  其实,钱引在真实的历史上很快就会出现了:蔡京当政之后,为了帮宋徽宗敛财,借鉴了四川交子的功能,而以朝廷的名义开始大量印制钱引。百姓与商人一开始还以为这东西是朝廷发的,会更加有信用。但在兑换使用了后,却没料到蔡京等人的无耻与无信,随意增发,最后还不让方便地兑现,最终成为了一张张的废纸,那是后话。

  而秦刚决定自己提前使用这个名称,一是认为此名不错,出现在这个时代,必然有其初期吸引众人的原因,二也是期待通过自己的严谨操作,让钱引最终回到良性金融货币的正途上。

  “钱引这个名字自然是比交子好很多,可是光改个名也很难让大家相信并使用它啊!”谈建皱着眉头边说边思考着。

  “不要忘了,我们可是有九州岛那里的银矿,而且上个月流求确认,麻逸那里的铜矿也找到了,储藏量相当地大。所以,我们四海发行的钱引,将会承诺,可以在任何一处我们的分行,随时可以足额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