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对决的铁头
��文书,所以于绍圣三年至四年间,正在当时保安军秦知军手下为书记官。这鄜延大战之中,无论是当时的秦知军于顺宁寨夜袭火攻破敌、还是之后千余人孤身直入金明寨,包括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土门寨一役,九千破二十万!李纲虽非亲身经历,但也算是旁观之人,尤其当年秦知军之神谋鬼略,可以说是尽知于胸!”

  宗泽听得前半段之话时,脸上还略有惊讶之情,但是越听到后面却越是不再相信。因为他所看到的这个李纲,此时连二十岁都不到,却口口声声说是上过西北战场,并亲眼目睹了鄜延大战、还对此战战略部署排布“尽知于胸”,这种幼稚无比的吹牛之语,鬼才会相信呢!

  “哼!宗泽虽是一介书生,但也略知兵事,这鄜延大战之中,无论是顺宁夜袭、还是金明突围、尤其是那土门大捷,多有不符常理之处,可知其谬误与粉饰之多。既然李知录口口声声亲历过此等大战,那宗泽却就有言请教了!”

  “但问无妨!”

  宗泽咄咄逼人、李纲寸步不让!

  两个人的铿锵对话,句句都是火星四溅,原先还能守在旁边的龙游县吏们,从前面就开始慢慢地借故溜走了,这宗县令想得罪海事院的人,就让他一个人去得罪吧!

  宗泽一副成竹在胸之势,立刻从面前的桌案上拉过白纸一张,执笔添墨,在纸上刷刷落笔示意,将他之前根据朝廷邸报中的相关信息,对鄜延大战中各场战役的疑点开始一一提出。

  李纲年轻的脸庞却是镇定自若,对于宗泽问出的每一个问题,起初的他都是带着一丝不以为然的嘲讽之色迅速回答,并且时不时地还拿起另一支笔,在这纸上的关键部位,添加一下标记并且加以说明。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两人的神情都开始变得有点凝重。

  李纲神情的凝重,并非出于对于问题的犹豫,而是他感觉出对面的宗泽的确是对此深有研究,而且提问的多是关键之处;

  宗泽神情的凝重,恰恰是对于自己原始观点的不断动摇:

  第一,眼前的这个李纲,看似乳臭未干,但真的可能如他所言,是那场大战中的这些战役的亲历者或观察者;

  第二,随着问题的一个个被清晰解答,他甚至开始发现,至少自己原先对于这场大战的各种质疑,都快要站不住脚了!

  大宋虽然是重文轻武,但是士子皆爱研究兵法。

  绍圣三年的鄜延大战,不仅是大宋面对西夏多年战事中的少有大胜之战,同时更是大宋对夏整体战略形势由守转攻的关键点,更是无数好言兵事者热衷的话题。宗泽认为自己饱读兵书,平时便就对此战研究甚多。只是由于邸报所登信息有限,又缺乏各种细节,而民间的传说更是五花八门,并不可靠,于是让他生出了诸多的疑问,也因此在得到吕惠卿的刻意误导之后,对于此战产生出极大的质疑。

  当然,李纲毕竟还是年轻,他今天能就此战与宗泽针锋而论,甚至还能占得上风,主要还是托了他是此战的亲历者优势。

  其实,在此战之中,由于秦刚要想向朝廷规避一些不想奏明的细节之点,比如俘虏战利品的私下瓜分、比如与贝中撒辰的妥协商定、还有与西夏国主李乾顺的非正规约定等等,却是在宗泽的一番抽丝剥茧的质问中,都有所触及。

  也只有在这一刻,他方才大约能够明白秦刚为何如此看重这个宗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