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分赃
�赏开支、还意味着向西进行军事补给的压力再次大了几分。

  而在更加好战好功的赵煦压迫下,枢密院在咬着牙继续提供着军费与军资的同时,也在不停地在用钱方面叫苦不迭。

  而章惇这边的内政压力依旧十分巨大,虽然自从绍圣新法恢复以来,朝廷的收入几乎可以倍于元佑最低之时,但是新法在增收的同时,它的特点就是开支同样加倍。更不要说今年以来,陕西、河东等地的饥荒急需朝廷的赈灾救济、工部规划下的黄河大堤整修也亟待开工。

  再说这朝廷里的新旧党争,无论谁上台后,当权者共同所做的同一件事,就是确保所有官员的俸禄与朝廷开支的准时发放:否则失了人心,变法或不变法也就失去了支持的基础。所以,这一条条,都是压在章惇心头上的重担。

  而对于当前的赵煦来说,感觉更加地突出。

  亲政当初,他还能做到卧薪尝胆、节衣缩食,誓与其父神宗皇帝看齐,节约各项开支来激励群臣。

  可是,所谓的皇权,讲究的就是恩威并施,而且恩要放在前头:要想让底下人死心塌地为他做事,光是封官赐爵哪里能够,各种各样的真金白银的赏赐更是必不可少的。

  更不要说,今年以来,又是喜诞皇子、又是册封皇后、再加上之前的改元,这普通人家遇个大小事情都得要办上几桌喜酒,堂堂大宋皇帝,花钱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

  所以,对于秦刚这次送来的二千五百万贯的战利品缴获,从东西两府再到皇帝内宫本身,除去其中对于秦刚的偏袒之心,光是盯着这笔丰厚的意外之财,也必须从里到外证明这次出兵与缴获的正义性与合理性。

  谁想反对这次秦刚的行动、谁还想挑剔秦刚的毛病,那就等着与这些财富无缘吧!

  想明白了这一点的赵挺之只觉得自己的后背一阵冰凉,自己差点就死无葬身之地啊!

  很快,朝会上的众臣集中在如何分配这批缴获财富上展开了激烈的辩驳争论:

  曾布为首的枢密院指出:自太祖干德年中,便约定在平定川蜀之后,建立封桩库,专门用于贮存平定各国争战中所得的财富,以备不时之需。东南水师的这次军事行动,一战而平定了霸占浡泥的三佛齐军队,并缴获了这些财富,因此理应归入封桩库中,这将有利于举国军力的提升与军费的开支与赏赐。

  章惇则很不客气地指出:前面大家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东南水师的这次行动并非是平国战争,只是例行巡视,类似于国内的平匪行动,所以根本不能套用封桩库的概念。这些收入应该属于朝廷日常收入中的其它收入范畴。而且,这些年来,朝廷开支日益庞大,早已入不敷出,所以,这笔钱应该依律纳入三司、户部所掌管的左藏库里,以应燃眉之急。

  而一直在对皇帝察颜观色的蔡京,则赶紧站出来称:东南海事院类似于地方各路机构,其向朝廷的这次财货押送,相当于地方贡奉。原则上,地方贡奉的确是要纳入到左藏库的收入中。但是,依惯例,其贡奉的节余则应转入皇帝的内藏库中。此次东南海事院的缴获如此巨大,就算是要优先弥补左藏库里的亏欠,也应有着不小的节余。所以应该商量一个比例,分配给内藏库足够的部分。

  蔡京的这番言论,表面上支持了章惇,实质却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皇帝的利益。而对于枢密院那边,内藏库与封桩库的本质是一样的,只要内藏库拿到了足够的钱,他曾布就能理直气壮地向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