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流民
破绽,让对方感觉在人数计算上占了便宜。如此这般,才会对之前的价格不再过多纠缠,进而屈服并接受下来这样的条件。
慈云赶回辽阳府,已经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在与耶律宁商议完成之,还得将这个情况向辽阳府的其他官员通气。
在如何让大家都能认同这个看似荒唐的谈判条件时,秦刚稍稍想了想,给他们二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士子科举舞弊,被取消成绩且终身禁考,担心回家没法交待。结果一个同乡说这事包在他身上。于是先给他家送了一封信,说士子科举试卷犯讳被抓,查实之后要砍头还会牵连抄家,让他家里早作准备。
就在家里慌作一团时,又送来了第二封信,说找了京官从中周旋,说只需花五千贯,可以改成科举舞弊取消资格回家。家里喜出望外,立即凑钱送至京中。
这个故事还可以总结为一个“拆屋效应”的规律:“一间屋子太暗,须开一个天窗才好,大家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接受开窗!”
故事讲完,耶律宁与慈云便懂得了该如何与辽阳府的官员们来讲了。
召集众官员到齐后,慈云便讲了去开州后,在那里看到渤海人的兵强马壮,又讲了前来谈判的对方使者如何蛮横不讲理,一开口就是五百万贯的开价,动辄就要结束谈判回家发兵。
而耶律宁听了后,便怒称渤海人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他决定要在辽阳府实行焦土政策,决心带领全辽阳的军民,拼尽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铜板,也要与渤海人决一死战!
这话说得周围官员虽然不好直接开口驳斥他,但却是一个个地忧心忡忡。
不过,慈云法师此时又开了口:“小僧当时也差不多是如统军使这般地向对方义正言辞地指出,同时还告诉对方,我们大辽福员万里,披甲百万,就算他们能够尽复辽东之地,一旦王师再伐,又岂是他们这些兵马所能抵挡得了的?!”
“正是!正是!”立刻便有人明白,耶律统军使的这番话是场面上的气势之语。
于是,借此对比,慈云法师便讲了如何对渤海人进行了威逼利诱,再加上各种纵横之术的劝说引导,最终谈出了一个“双方按当前势力范围休兵、渤海人向大辽称臣、辽阳府赐其退兵费三十万贯”的和议草案。
很明显,因为前面有了耶律宁的“焦土抵抗”在线,如今这“三十万贯退兵费”的数字在说出来的一刹那虽然还有点令人咋舌,但也并没有引起在座者太多的非议。
尤其是慈云再提到“可将东京道眼下最头痛的流民送去抵充退兵费”这一点时,在座的官员们竟然都开始轻松地击掌叫好了。
毫无悬念,和谈方案顺利通过。八万贯的现钱与两万贯的货物,作为先期安抚渤海人的基础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随着慈云法师尽快赶回开州。
还好,虽然并没有看到之前要求的三十万贯,但毕竟是运来了总价值十万贯的钱货,慈云也带来了东京道的最高授权,表示剩下来的二十万贯,即日起就已经安排清点流民,只等和约一签,就可以进行移交。
当然,慈云原本很担心的流民计数问题似乎在对面并不成为问题,只是大家在取得基本共识之后,进一步推敲这份和谈文本的措辞字句上,差不多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
辽渤终于达成
慈云赶回辽阳府,已经花费了近一天的时间,在与耶律宁商议完成之,还得将这个情况向辽阳府的其他官员通气。
在如何让大家都能认同这个看似荒唐的谈判条件时,秦刚稍稍想了想,给他们二人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士子科举舞弊,被取消成绩且终身禁考,担心回家没法交待。结果一个同乡说这事包在他身上。于是先给他家送了一封信,说士子科举试卷犯讳被抓,查实之后要砍头还会牵连抄家,让他家里早作准备。
就在家里慌作一团时,又送来了第二封信,说找了京官从中周旋,说只需花五千贯,可以改成科举舞弊取消资格回家。家里喜出望外,立即凑钱送至京中。
这个故事还可以总结为一个“拆屋效应”的规律:“一间屋子太暗,须开一个天窗才好,大家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接受开窗!”
故事讲完,耶律宁与慈云便懂得了该如何与辽阳府的官员们来讲了。
召集众官员到齐后,慈云便讲了去开州后,在那里看到渤海人的兵强马壮,又讲了前来谈判的对方使者如何蛮横不讲理,一开口就是五百万贯的开价,动辄就要结束谈判回家发兵。
而耶律宁听了后,便怒称渤海人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他决定要在辽阳府实行焦土政策,决心带领全辽阳的军民,拼尽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铜板,也要与渤海人决一死战!
这话说得周围官员虽然不好直接开口驳斥他,但却是一个个地忧心忡忡。
不过,慈云法师此时又开了口:“小僧当时也差不多是如统军使这般地向对方义正言辞地指出,同时还告诉对方,我们大辽福员万里,披甲百万,就算他们能够尽复辽东之地,一旦王师再伐,又岂是他们这些兵马所能抵挡得了的?!”
“正是!正是!”立刻便有人明白,耶律统军使的这番话是场面上的气势之语。
于是,借此对比,慈云法师便讲了如何对渤海人进行了威逼利诱,再加上各种纵横之术的劝说引导,最终谈出了一个“双方按当前势力范围休兵、渤海人向大辽称臣、辽阳府赐其退兵费三十万贯”的和议草案。
很明显,因为前面有了耶律宁的“焦土抵抗”在线,如今这“三十万贯退兵费”的数字在说出来的一刹那虽然还有点令人咋舌,但也并没有引起在座者太多的非议。
尤其是慈云再提到“可将东京道眼下最头痛的流民送去抵充退兵费”这一点时,在座的官员们竟然都开始轻松地击掌叫好了。
毫无悬念,和谈方案顺利通过。八万贯的现钱与两万贯的货物,作为先期安抚渤海人的基础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随着慈云法师尽快赶回开州。
还好,虽然并没有看到之前要求的三十万贯,但毕竟是运来了总价值十万贯的钱货,慈云也带来了东京道的最高授权,表示剩下来的二十万贯,即日起就已经安排清点流民,只等和约一签,就可以进行移交。
当然,慈云原本很担心的流民计数问题似乎在对面并不成为问题,只是大家在取得基本共识之后,进一步推敲这份和谈文本的措辞字句上,差不多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
辽渤终于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