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拜领
纽带,并视为自己最最无上的荣光。

  而“进退有度”四名武士,更是从那时开始,便处处以宋人自居、时时以大宋与秦刚的利益作为自己权衡所有事情的唯一标准。

  在看了矿场周围的情况后,长门徐度则指出:要是完全靠流求兵对这里进行防御jing戒的话,毕竟人手太少,必然十分吃力,而且千日防贼、难免会有疏漏。不过他却提出了一条建议:由于胡衍来到这里,他的宋商身份是完全可以公开的,再说此前他已经获得了大宋朝廷的九品承务郎官身,以此身份,是完成可以在当地的庄园主里选择一家最有实力的,拉拢到自己这边,但足以防范得住眼下的所有威胁了。

  “哦?如何拉拢呢?”

  “只须打出胡承务的旗号,允许他们拜认您为宗主便足矣。甚至胡承务您要是不介意,再给他们‘赐偏讳’的话,对方一定会举族誓死效忠,而接下来银矿的安全防御,则完全交给他们来保证就可以了。这样李将军也可以调回人手,以确保港口那边的安全。”

  “哦?”胡衍是知道他们四人被秦刚”赐偏讳“的事情的,只是此时却略有疑虑,“大哥的响应力自然不成问题。你的意思却是:我的字号也会有类似的作用?”

  “那是当然!”另一个武士长门徐有赶紧证明,“他们这帮人,怎么可能会有荣幸能得到我们家主秦待制的偏讳?其实如果能够得到胡承务的松口厚爱,那也将会是他们家族不敢想像的无上荣幸!”

  胡衍与李俊商量后,便同意他们两人可以先去联络试试。

  果然,两天后,银矿附近最有实力的涩川氏家,其家主涩川一多便带着两个儿子涩川渡、涩川洋一行三人,洋随着徐有与徐度,主动来拜访胡衍。

  到了之后,涩川一多最关心的便是胡衍的大宋官身,幸好这玩意象征着个人身份,胡衍倒是一直带在身上的,于是便让人拿出来给对方一看。

  倭人都通汉文,对方毕恭毕敬地接过这份大宋朝廷的官诰文书,一字一词地看得十分仔细。之后便是越看眼光愈是惊喜、越看神情越是郑重,最后恭敬无比地将官诰文书还上后,立即全身伏地,口称愿投身效忠胡承务,并请胡承务为他及两个儿子赐偏讳改名。

  关于此事,长门徐有、长门徐度早已经与他商量过:胡衍的表字是沧海,于是比较适合将“沧”字赐给他们。

  于是,胡衍点点头道:“听两位长门武士推荐过你,说涩川家是筑前国在这一带的佼佼者,且向来仰慕大宋文化、心向中原文明。某来到这里做生意,的确很是需要像尔等这样的自己人。所以,某愿意接受你们的效忠,并同意将某表字‘沧海’二字中的‘沧’字赐予你们……”

  “涩川家感谢天朝上官胡宗主的垂青!”涩川一多,哦不,现在应该是涩川沧多领着他两个儿子涩川沧渡、涩川沧洋立即再次伏身致谢。

  其实倭人不以通字表示辈份,有时一家人祖孙几代都是一个通字,从名字里根本分不清。

  “莫急!尔等接受了这个赐字,须得知道某的表字来历,这是由大宋的山谷道人黄鲁直为我所取……”

  “啊!胡宗主说的山谷道人,莫非就是与苏坡仙并称为‘苏黄’的金华仙伯黄讳庭坚么?”这也难怪听闻之后的涩川沧多惊讶得快要跳起来,因为苏轼在倭国的名气,那是仿若仙人一般的存在,同时与其共有“宋四家”以及“苏黄”之称的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