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三司使
br />
  当然,要想让这群优质打工者干活更尽心,秦刚就必须要兑现他的第二个诺言。

  不过,还没有等到他考虑如何联系南京道那里的萧得里底,萧留守的使者就已经自己主动上门了。

  “本官,大辽南京道三司使李宁一。”

  南京道经济发达,是北辽的经济重地,所以会特意在南京道设立了三司使司,主管本道的财税事务,与留守司、元帅府官员均为契丹人担任所不同,由于三司使司的官员需要精通与了解各种农业与商贸方面的知识,所以这个衙门里的绝大多数官员均为北辽的汉人官员。

  这个李司使便是在北辽的汉人进士。

  依照传统的观念,生为汉人却为狄夷官员,这应该算是读书人的一种耻辱。

  但是在宋辽时期的天下,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认识。

  这主要还是在那个时代,关于中国、或者说是华夏的概念上,更多的是与河北河东这一带的中原地区息息相关,所谓的“逐鹿中原”便就是指,谁掌握了这一块地域就相当于谁掌握了天下。

  而幽云十六州的割让,相当于北辽也占据了传统意义上中原的一半,这便是其一。

  再者,北辽拿下幽云地区,采取了灵活的统治政策,对于这些以汉民为主的地区,采用了依汉制、设汉官、重汉文、甚至尊儒术的一系列措施,从而赢得了这些地区的百姓、尤其是读书士人的认可与欢迎。

  而且,百年以来的宋辽对峙,辽国一直占有上风,并在澶渊之盟的约定中,辽为兄、宋为弟。再加上中国历代都以北为正朔的习惯,从而许多辽国的汉民逐渐有了自己才是华夏正统的感觉,动辄称呼宋朝为南朝。

  秦刚斜眼冷冷地看了一眼这个李司使,并没有依礼节自报官职,而是极不客气地回了一句:“使者前来何事?”

  “奉南京留守司之令,为边境冲突善后谈判而来!”李宁一中气十足地说道。

  “边境冲突?哪里有啊?”秦刚故作惊讶道,“本官不过刚刚剿灭了一支境内流匪而已。再说了,不过只是前天发生的事情,南京留守司的消息通道如此之快么?这么短的时间就一来一去知道了些事,然后又派了你过来么?”

  秦刚的回话不仅否认了与辽军有过交手,而且还极不客气地揭穿了李宁一此行并未得到南京留守司授权的事实。

  李宁一不以为意,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傲气说道:“小南河寨这次的冲突,不过只是我半队骑兵一时不慎,陷入重围偶尔失利而已。所以还是请贵军迅速交还我们的人,再作赔礼道歉。若是误会不解,我大辽南京道的五十万铁骑,转瞬将至,辽宋两国近百年的和平局面将会毁于一旦!在座的各位,莫要做了天下的罪人!”

  “是这样么?”秦刚却依旧保持着方才的惊讶神情,迅速转向了身边的顾大生,“本帅刚来前线,分不清这北方的流匪与契丹兵,我们这次擒获了几十人,斩首两百人,难不成都是契丹兵?快帮着查一查,生擒与斩首这样的数字,本帅可以上报邀功多少?”

  “遵命!”顾大生忍住笑意接下了话。

  李宁一此时的脸色极为难看。

  宋辽边境名义上和平止战了近百年,但是实际上却是一直时不时地被辽军肆意纵兵越境,名曰“打草谷”。只是辽军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