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必先利器
少了?再给你派些别的活?”
“不不,不是,事情挺多的,在下这就去忙。”黄友不由地落荒而逃。在其内心终于还是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命的事,也是拼爹的事,自己没那条件。
“跟着我做事,必须有跟着我的规矩。”秦刚一边行走了着,一边对李纲说,“涉及到一些机密事宜,哪怕是身边至亲,也须守口如瓶,你可否做到?”
李纲听了,却没有贸然答应,而是小心地说道:“如若不违背朝廷法令、不背离大道正理,李纲自当做得到。”
哟,刚想过他的头铁,这里就开始头铁了!
“自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秦刚瞥了他一眼说完后,又边走边问道:“如今边境摩擦不断,大战一触即发,你觉得本官当下应当优先做何事为宜?”
“学生愚钝,斗胆猜想,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于器。面对战事,整修器械,理应为当务之急。”李纲认真的回答道。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秦刚点头赞许道,“说得好啊!走,先随本官去器作院去看看。”
保安军的器作院,已经有了翻天覆地式的改变。
从最外围开始,器作院就安排了极其严格的防卫,尽管这些卫兵都认识知军秦刚,但依旧一板一眼地要求秦刚出示身牌、通行符,而且因为这次要带着目前尚无证件的李纲进去,还必须依照要求进行详细的登记、签押。
甚至到了最后一道关卡时,因为多了李纲,连秦刚的身牌也起不了作用,只得让器作院都监亲自出来,才能将他们二人接了进去。
器作院的都监姓唐,叫唐梓,是保安军的老人了,他是从保安的器作院工匠一步步地做起,在好几场战役中都因为由他制造提供的武器质量十分过硬,定期交付及时,又能在战斗过中快速修复而屡次立功,直至升任为都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秦刚派了六名菱川学生进入器作院,却明确院中主事者仍为唐都监,学生只作助手及相关新技术研究方面事务的执行。
这唐都监起初对于这几个手中都没老茧的文弱学生很不以为然,不料,等到他们进入器作院后,对着现有的一些武器的生产与修复工作进行了初步熟悉之后,开始陆续拿出了一些新的图纸、甚至直接拿出了一些修改之后的兵械器具之后,老作匠的态度迅速改变了。
此时,唐都监一边带着秦刚两人往里走,一边在欣喜之中带着兴奋地语气汇报道:“知军英武不凡,派来的这些学生也都是难得的奇才,弓弩院的上弦机已经出来了一具样品,就等知军过来检验后,便可以正式生产了。”
于是,他们先是来到了弓院,除了三四间房子用于生产之外,还有一处狭长的空场是用来试箭的。此时在场院顶头是四只箭靶,这边除了正在作着准备的弓弩手与一批普通的神臂弓之外,还有一台模样非常奇怪的机械。
弓箭手的选拔须着重于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射得远,二是射得准。但在实际作战中,能否射得准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面积的弓箭覆盖来弥补,而剩下的“射得远”,便成了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这便需要弓箭手拥有足够的臂力,以能拉开更强的弓以及更多次数地拉开强弓。
大宋神宗时期,对弓箭手的考核录取标准�
“不不,不是,事情挺多的,在下这就去忙。”黄友不由地落荒而逃。在其内心终于还是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命的事,也是拼爹的事,自己没那条件。
“跟着我做事,必须有跟着我的规矩。”秦刚一边行走了着,一边对李纲说,“涉及到一些机密事宜,哪怕是身边至亲,也须守口如瓶,你可否做到?”
李纲听了,却没有贸然答应,而是小心地说道:“如若不违背朝廷法令、不背离大道正理,李纲自当做得到。”
哟,刚想过他的头铁,这里就开始头铁了!
“自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秦刚瞥了他一眼说完后,又边走边问道:“如今边境摩擦不断,大战一触即发,你觉得本官当下应当优先做何事为宜?”
“学生愚钝,斗胆猜想,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于器。面对战事,整修器械,理应为当务之急。”李纲认真的回答道。
“工欲善事,必先利器!”秦刚点头赞许道,“说得好啊!走,先随本官去器作院去看看。”
保安军的器作院,已经有了翻天覆地式的改变。
从最外围开始,器作院就安排了极其严格的防卫,尽管这些卫兵都认识知军秦刚,但依旧一板一眼地要求秦刚出示身牌、通行符,而且因为这次要带着目前尚无证件的李纲进去,还必须依照要求进行详细的登记、签押。
甚至到了最后一道关卡时,因为多了李纲,连秦刚的身牌也起不了作用,只得让器作院都监亲自出来,才能将他们二人接了进去。
器作院的都监姓唐,叫唐梓,是保安军的老人了,他是从保安的器作院工匠一步步地做起,在好几场战役中都因为由他制造提供的武器质量十分过硬,定期交付及时,又能在战斗过中快速修复而屡次立功,直至升任为都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秦刚派了六名菱川学生进入器作院,却明确院中主事者仍为唐都监,学生只作助手及相关新技术研究方面事务的执行。
这唐都监起初对于这几个手中都没老茧的文弱学生很不以为然,不料,等到他们进入器作院后,对着现有的一些武器的生产与修复工作进行了初步熟悉之后,开始陆续拿出了一些新的图纸、甚至直接拿出了一些修改之后的兵械器具之后,老作匠的态度迅速改变了。
此时,唐都监一边带着秦刚两人往里走,一边在欣喜之中带着兴奋地语气汇报道:“知军英武不凡,派来的这些学生也都是难得的奇才,弓弩院的上弦机已经出来了一具样品,就等知军过来检验后,便可以正式生产了。”
于是,他们先是来到了弓院,除了三四间房子用于生产之外,还有一处狭长的空场是用来试箭的。此时在场院顶头是四只箭靶,这边除了正在作着准备的弓弩手与一批普通的神臂弓之外,还有一台模样非常奇怪的机械。
弓箭手的选拔须着重于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射得远,二是射得准。但在实际作战中,能否射得准这一点,可以通过大面积的弓箭覆盖来弥补,而剩下的“射得远”,便成了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这便需要弓箭手拥有足够的臂力,以能拉开更强的弓以及更多次数地拉开强弓。
大宋神宗时期,对弓箭手的考核录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