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河口筑秦城
��东方向航行。

  很快,地平线慢慢消失在了身后。他们目前航行的海面,已经算是后世被称为台湾海峡的北端区域了,当然在目前的季节时,是不太会有较大的风浪。

  只是在之后持续航行的大半天里,船队的前后左右都是茫茫一片不可辨别的海面。

  虽说此时的宋人已经在海船上配备了指南针,可以分得清航行的精准方向。但是,出于对未知大海的恐惧,极少有人敢去尝试离开海岸线太远的航线,因为他们不敢判断,最终船只会航行到哪里?

  但是,因为“卫温号”上有一个虽然从没出过海、却在心中有着一幅世界地图的秦刚,他清晰且坚定地笃信,从福海县向正东方向航行,必然就会遇上流求岛的最北端基隆地区!

  这是一条绝对不会出错的航线。

  当然,眼下也没有人胆敢质疑他!

  又经过了一夜的慢速前进,当大多数的人还在感慨于初次看到海面上的日出奇观之时。突然就听到桅杆顶端上进行观测的水手欣喜地大叫道:“陆地!陆地!我看到了流求陆地了!”

  大家立刻涌到了船头,顺着水手指着的方向极力望去。

  虽然目前在船头的人,看到的依旧还只是在初升的太阳映照下波光粼粼的海面,但是没过多久,赵驷就已经看见了秦刚曾经在纸上给他画出过的那个“尖尖头”,他喃喃地说道:“那就是秦先生所说的鸡笼山么?”

  秦刚微笑着站在船头,意气风发地下令:“全队靠近海岸线后,转向南方,沿岸航行,注意搜索河湾入海口!”

  听说了流求岛就在前方,船队里的所有人都开始放松了下来。

  此次招募而来的水手,原本在船队离开了他们熟悉的航线后就一直在心底里嘀咕,因为他们中间,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在在海的东边航行一天左右的海程后,会有一个大岛,而在此时,终于在看到了连绵不绝的海岸线之后开始真正地服气了。

  尤其是在秦刚的指挥下,整支船队向南行驶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在经过了三四个过于窄小的入海河流之后,又如其所言那样,发现了一个非常开阔的内河入海口,更是对这个年轻的船长信服得五体投地。

  依照之前的安排,从“卫温号”上放下了四条快艇,赵驷坚持上了第一条,每条艇上配备了一支小队九个人的规模,率先进入了河口。

  前面的两艘负责察看两岸与前方河道的情况,后面的两艘还带着测量河道深浅的工具,为后面的船队进入而检查航道。

  船队在快艇的引导下,开始正式驶入内河,只见河道缓缓地开始收窄,两岸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并没有明显的人烟迹象。

  船行了两里左右,出现一个较大的拐弯拐向南方,秦刚目测这里开始基本不太会受到潮汐的影响,而且东侧出现一片非常大的空地,便下令船队下锚,前方的小艇开始登岸并进行jing戒。

  在大黄岛的训练中,所有的神居兵都反复演练了在登陆时遭遇到敌人、甚至是袭击的情况下,如何快速设置防御线,并建立滩头阵地的战术战法。

  而这次,显然他们的运气非常好,在这里并没有遇到预想中的土着人,在小艇返回去接更多的兵士登陆时,第一批的突击队员已经开始谨慎地将防御线推进到了河岸向内数十丈远的空地边缘,并开始向树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