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相格致心
老还乡呢!”
“苏相公国之重臣,如今官家还正期盼着相公回朝主持大局,哪有什么告老的说法!”
“真是老啦!”苏颂倒是认真地说道,“告老是真心的,还乡倒是不必。在这江淮之地住下之后也甚是喜爱。原先选在这扬州外放,就是想着老了之后,在此附近择一福地含饴弄孙,了却心愿。不过如今,老夫却有一新起之念,想与二位说道说道。”
“请苏相公明言。”
“近来每月读那《菱川格致学刊》,常觉时读时新,回味无穷,若是老夫去那菱川书院,可否担得起这教授之职?”
苏颂这一句话,却是令秦刚又惊又喜,他再三观察苏颂之神色表情并非有戏谑之意,赶紧立身起来:“苏端文乃治国重臣,又是冶学巨擘,于小小的菱川书院来说,能够屈尊一往便是荣兴;众学子能聆听教诲便是此生幸运。莫说是教授一职,纵是山长之位,也是当得。只是书院琐碎事务,不敢劳动苏相公,但如有此机会,这名誉山长一职就此虚位以待。”
“哈哈,名誉山长,好名头,老夫还真是心有想往之。来来来!”苏颂举起酒杯,“那我们可在这里说好,但凡朝廷准我致仕之日,便是秦宣议兑现我这个菱川书院荣誉山长之职的那天!”
秦刚大喜道:“虽说书院这事不由秦刚作主,但想那乔僖老必也为此事而求之不得,在下就贸然代他先行应允了!”
“你能作主的,又何止书院一事,就说我们这杯中之酒。”苏颂示意手里的酒杯,“这扬州城内一瓶难求的一品天醇,想必也是宣义能作得了主的买卖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秦刚之前来扬州寻蕃商合作一事,原本就是由苏携引见去认识了辛第迦。之后没过多久这蕃商辛第迦便就推出如此热销的美酒佳品,虽然对外都是宣称南方海外传入,但以苏颂这等宦海沉浮多年的智慧,随便一想便会明白其中的内在关联了。
秦刚只能饮尽杯中之酒,掩饰自己的小尴尬。
对于这些生意上的事,秦观向来都是既不关心,也不在意,更是对许多内在事情见怪不怪。此次难得的机会,他却是借着美酒,趁势向苏颂讨教起了些许训诂学的知识。
要知苏颂博闻强记,练达典故,尤其是在音韵训诂领域,开创过诸多新的见解,是为宋时的训诂大家,秦观的讨教,更是令陪坐于一旁的秦刚也多为受益。
一旁的苏携也是多日不见秦刚,非常地亲热,甚至还在席间约定,来年有机会也想去处州,顺便游历见识一下两浙之山水。
秦刚笑道:“处州景虽美,但道险难行。季升兄有此约,我们可是要在处州翘首以盼呐!”
苏携则认真地说:“大人若能致仕入菱川书院任教,苏携便定能得以闲睱数月,自然一定会践赴处州之约。”
“哈哈,那就一言为定。我随即就会给僖老山长留书。”
一席酒,在扬州码头耽搁了半日。临行,苏颂又让人送上赠礼若干,彼此依依惜别。
行船由此过长江,之后便是江南运河,是由润州至常州、苏州、湖州之后再到达杭州。
路过常州宜兴时略微耽搁了半天,专程又见了苏轼的三子苏过。
&em
“苏相公国之重臣,如今官家还正期盼着相公回朝主持大局,哪有什么告老的说法!”
“真是老啦!”苏颂倒是认真地说道,“告老是真心的,还乡倒是不必。在这江淮之地住下之后也甚是喜爱。原先选在这扬州外放,就是想着老了之后,在此附近择一福地含饴弄孙,了却心愿。不过如今,老夫却有一新起之念,想与二位说道说道。”
“请苏相公明言。”
“近来每月读那《菱川格致学刊》,常觉时读时新,回味无穷,若是老夫去那菱川书院,可否担得起这教授之职?”
苏颂这一句话,却是令秦刚又惊又喜,他再三观察苏颂之神色表情并非有戏谑之意,赶紧立身起来:“苏端文乃治国重臣,又是冶学巨擘,于小小的菱川书院来说,能够屈尊一往便是荣兴;众学子能聆听教诲便是此生幸运。莫说是教授一职,纵是山长之位,也是当得。只是书院琐碎事务,不敢劳动苏相公,但如有此机会,这名誉山长一职就此虚位以待。”
“哈哈,名誉山长,好名头,老夫还真是心有想往之。来来来!”苏颂举起酒杯,“那我们可在这里说好,但凡朝廷准我致仕之日,便是秦宣议兑现我这个菱川书院荣誉山长之职的那天!”
秦刚大喜道:“虽说书院这事不由秦刚作主,但想那乔僖老必也为此事而求之不得,在下就贸然代他先行应允了!”
“你能作主的,又何止书院一事,就说我们这杯中之酒。”苏颂示意手里的酒杯,“这扬州城内一瓶难求的一品天醇,想必也是宣义能作得了主的买卖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秦刚之前来扬州寻蕃商合作一事,原本就是由苏携引见去认识了辛第迦。之后没过多久这蕃商辛第迦便就推出如此热销的美酒佳品,虽然对外都是宣称南方海外传入,但以苏颂这等宦海沉浮多年的智慧,随便一想便会明白其中的内在关联了。
秦刚只能饮尽杯中之酒,掩饰自己的小尴尬。
对于这些生意上的事,秦观向来都是既不关心,也不在意,更是对许多内在事情见怪不怪。此次难得的机会,他却是借着美酒,趁势向苏颂讨教起了些许训诂学的知识。
要知苏颂博闻强记,练达典故,尤其是在音韵训诂领域,开创过诸多新的见解,是为宋时的训诂大家,秦观的讨教,更是令陪坐于一旁的秦刚也多为受益。
一旁的苏携也是多日不见秦刚,非常地亲热,甚至还在席间约定,来年有机会也想去处州,顺便游历见识一下两浙之山水。
秦刚笑道:“处州景虽美,但道险难行。季升兄有此约,我们可是要在处州翘首以盼呐!”
苏携则认真地说:“大人若能致仕入菱川书院任教,苏携便定能得以闲睱数月,自然一定会践赴处州之约。”
“哈哈,那就一言为定。我随即就会给僖老山长留书。”
一席酒,在扬州码头耽搁了半日。临行,苏颂又让人送上赠礼若干,彼此依依惜别。
行船由此过长江,之后便是江南运河,是由润州至常州、苏州、湖州之后再到达杭州。
路过常州宜兴时略微耽搁了半天,专程又见了苏轼的三子苏过。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