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侬
弟的身份,在宋朝也根本就不是问题。宋人一直提倡“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苏轼就常称秦观为“少游老弟”。而之后政和年间的奸相梁师成,号称是苏轼私生子,在收留那时落泊的秦湛,同样是以兄弟之礼待之。

  秦观只是犹豫在如今的时局之下,收秦刚为徒,会不会对其不利。

  朝中新党势头正盛,秦刚本来就就接近章惇与李清臣这样的一二号人物的资源,就算是不去功利地主动投靠,但也别反过来和他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旧党代表建立师徒关系吧!

  “唉!十八,”秦观的内心其实很矛盾,“实话说,你的天赋、悟性要超过湛儿百倍有余。”

  秦湛坐在旁边直翻白眼,心道:这真是亲爹,你想夸人说个十倍也成啊,哪有这样贬低自家儿子的啊。不过,今天这话先记着,等到省试落第,也有理由在手了。

  “我秦七年少之时,也曾有一腔鲲鹏之志、满腹锦纶文章。以为值此一生,文能安邦治国、武可封疆拓土。却难敌造化弄人,蹉跎半生。至此赢得的些许诗词薄名岂非吾之所愿?”

  “自你入京一见,从你身上,能一窥吾年少之进取锐气、可一叙吾年少之治世理想、更已扬吾年少之随性张狂。所有师之所授,我皆可授你,只是……”

  听得秦观如此真切之言,秦刚不得不开口打断后面的“只是”之语而道:“世礼有五大,天地君亲师。师之礼,绝不可废。前番言语,秦刚已经听明白,便当是老师已经接受了我这个弟子。虽朝堂风险吾不畏、虽党争激烈吾不惧。虽千万人,吾往矣!”

  秦刚说完这些话,便又转头对秦湛说:“今日我先回家准备,几日后正是小年,秦刚当来府上行正式拜师礼,顺便为老师备年礼。在这京城之中,老师应有些同门好友,就麻烦湛哥帮着邀请来见证吧,不知可否?”

  秦湛满口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