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衙内
msp; 倒是站出来的李禠,他家因为父亲的两袖清风,却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皇宋自开朝以来,从未有轻商之为。”赵期开口来为所有人解围,“太宗时的三司使陈仲言常邀商贾共论商政,范文正公更有曾建议朝廷以官爵鼓励富人从商。”

  “就是就是,友约兄言之有理。大凡灾害之年,捐钱捐物帮助朝廷赈济的,还不都是商人。”

  “在下家里虽无人经商,但也听家严时常谈过。”李禠决定再显摆两句,“国朝广开贡举之门,不限于工商、杂类人等,但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均可解送应试。李禠不才,只能靠父辈蒙荫。在场各位都是贡举大才,当得响应朝廷号召,应试科举,为国良才嘛。”

  之后,三人再向大家行礼告辞。

  下楼经过张徕身边时,看着他那副心有不甘的模样,秦刚摇头叹息,随口说道:“张兄入京,交友不淑,这轮有失水准啊,唉!”

  “噗!”李禠虽然不知他俩之前的恩怨,但此时也觉得此时的秦刚,简直是神气极了!

  虽然这一顿饭吃掉了快近五贯钱,但却是他最值得的一次请客。

  出了酒楼大门,各自回家的方向不一样,李禠问清了秦刚的住处后,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李禠回到家,正准备悄悄溜回自己房间时,却父亲逮了个正着。

  “站住!又去哪里鬼混去的?”

  “回禀大人。”李禠想想今天自己真的不算是什么鬼混啊,便非常有底气地交待,他是如何想去补买银霜炭、却是如何偶遇了秦湛与秦刚、又如何为感谢他们请吃饭、再如何听到其他贡生的言论、再如何发生了言语交锋的整个过程,细细地讲给了李清臣听。

  说来也怪,原先他在父亲面前畏畏缩缩的,连说的话最多不过五六句,这时却是娓娓道来,颇有点为这次新结识的秦刚而骄傲。

  当李禠说到秦刚便是那个写出《少年华夏说》的高邮军解元时,李清臣不禁眼神一闪,然后竟稍稍有点出神。

  一直到李禠讲完,李清臣沉吟了一会,说:“这个秦刚,有空可以请他来家里坐坐。”

  “哦!嗯?”李禠随口应下后,才觉得不对劲,父亲之前哪一次不是训斥他结交的都是一些狐朋狗友呢?怎么这次还建议他把朋友请回家呢?

  只是还没等到他回过神来,李清臣已经离开了。

  “哈!禠哥!”突然身后冲出来一个少女。李禠正想着父亲的态度,真是被她吓了一跳,便生气道:“叫四叔!四哥这也是你能叫的吗?”

  “道哥、迈哥就这么叫你的,他们能叫得,我也能叫得。再说了,你背诗背文章还不如我哩,还有脸叫叔?羞不羞啊!”少女顽皮地吐吐舌头。

  这是他大哥的小女儿,乳名唤作青娘。大哥李祥【详见本章末注二】今年已经四十岁了,生了两子一女,两个儿子分别叫李承道、李承迈,都比李禠年龄大,只有青娘小他几岁。

  青娘自小便聪明,极喜背诵诗词,也很得李清臣的喜爱。

  “哼!背点诗词又算得了什么本事。”李禠懒得和这小丫头计较,一边转身回自己的房间一边说,“你四叔我现在已经有了正式的目标,我要做个天下第一的大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