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少年强
,看到已经有一些人开始交卷之后,才不慌不忙地示意自己要求交卷。
前来收卷的是必须是两名衙差同行,其中一人核对完考引与试卷上的姓名,另一人便用白纸糊住试卷头部的姓名信息,然后装入一只纸袋中,还要在封口处签上两人的姓名。
按照解试的规定,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在考生本人面前,三人共同见证完成,以示公正与严谨。
而后,所有纸袋的试卷会被送入誊抄房,有专人负责将试卷进行重新誊抄并编号后,才会交于阅卷官员批阅。
秦刚非常轻松地走出考场,却发现黄小个一直没有离开。
正是看到前面已经有人交卷,他已经立在大门口候着,看到了秦刚,立即眉开眼笑地赶上来,先是递上一条准备好的毛巾,说道:
“大爷现在就交卷出来了,一定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秦刚接过毛巾笑道:“不是叫你回家去等么!等到现在,天还是怪热的。”
“没事没事,之前我一直在荫凉处呆着呢!”黄小个开心道,“老爷跟我特意嘱咐过的,就让我在这里等大爷考完出来。”
两人便径直回了家,秦福与盼兮问了些考试的事,张罗着赶紧吃了午饭,便让秦刚回房去作后面考试的准备了。
因为接下来考的是诗赋,所以此时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再去熟悉《礼部韵略》。
第二天的考试,前面流程一样,只是考卷相对简单些。
秦刚在案上打开试题一看:
《殷其雷诗》一首,限七言律,以“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为限韵字;
《一言兴邦赋》一首,限五百言以下,以“一言而可以兴邦”为限韵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代科举大多沿用隋唐体例,诗赋之题基本都从儒家经典中寻找。
先看这次的诗题“殷其雷”,出自于诗经国风中的召南,后世公认是借妻子呼唤外地的丈夫归家,而代指君王渴求天下贤良之士的求才之意。只有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又正确地理解了它的意思,才有可能在考试中把诗的主题写对。
求才诗,秦刚稍稍长出了一口气。古代文人多自负其才,诗歌咏叹并劝君王惜才爱才的优秀诗作并不少见。如果要以宋代之后的名诗排行,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那一首可排为第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刚本来并非一定要去做“文抄公”的,终是放不下这首名诗的题意切合,然后再用考场下发的韵书一查,巧了:龚自珍这首绝句用的韵脚是雷哀才三个字,正属于上平十灰韵,与限韵字中的“雷”字同属一韵。
可能用现代人的发音,会奇怪这“雷”为何会与“哀才”在同一韵,这主要还是由于古汉语发音与现代发音之间的变化差别。换句话说,“开哀台该才栽来呆腮”等这一批字,在宋代的时候,还是与“灰魁回梅雷崔嵬”等字是相同的韵音,都在“上平十灰”韵。反倒是“泰太带外盖”这些我们感觉是同韵母的字,却是在另外的“去声九泰”这一韵,而“蔡碍戴在”等这些字又是在另一个“去声十一队”韵里面。
前来收卷的是必须是两名衙差同行,其中一人核对完考引与试卷上的姓名,另一人便用白纸糊住试卷头部的姓名信息,然后装入一只纸袋中,还要在封口处签上两人的姓名。
按照解试的规定,这些工作都必须要在考生本人面前,三人共同见证完成,以示公正与严谨。
而后,所有纸袋的试卷会被送入誊抄房,有专人负责将试卷进行重新誊抄并编号后,才会交于阅卷官员批阅。
秦刚非常轻松地走出考场,却发现黄小个一直没有离开。
正是看到前面已经有人交卷,他已经立在大门口候着,看到了秦刚,立即眉开眼笑地赶上来,先是递上一条准备好的毛巾,说道:
“大爷现在就交卷出来了,一定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秦刚接过毛巾笑道:“不是叫你回家去等么!等到现在,天还是怪热的。”
“没事没事,之前我一直在荫凉处呆着呢!”黄小个开心道,“老爷跟我特意嘱咐过的,就让我在这里等大爷考完出来。”
两人便径直回了家,秦福与盼兮问了些考试的事,张罗着赶紧吃了午饭,便让秦刚回房去作后面考试的准备了。
因为接下来考的是诗赋,所以此时最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再去熟悉《礼部韵略》。
第二天的考试,前面流程一样,只是考卷相对简单些。
秦刚在案上打开试题一看:
《殷其雷诗》一首,限七言律,以“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为限韵字;
《一言兴邦赋》一首,限五百言以下,以“一言而可以兴邦”为限韵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代科举大多沿用隋唐体例,诗赋之题基本都从儒家经典中寻找。
先看这次的诗题“殷其雷”,出自于诗经国风中的召南,后世公认是借妻子呼唤外地的丈夫归家,而代指君王渴求天下贤良之士的求才之意。只有知道了这句话的出处,又正确地理解了它的意思,才有可能在考试中把诗的主题写对。
求才诗,秦刚稍稍长出了一口气。古代文人多自负其才,诗歌咏叹并劝君王惜才爱才的优秀诗作并不少见。如果要以宋代之后的名诗排行,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那一首可排为第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秦刚本来并非一定要去做“文抄公”的,终是放不下这首名诗的题意切合,然后再用考场下发的韵书一查,巧了:龚自珍这首绝句用的韵脚是雷哀才三个字,正属于上平十灰韵,与限韵字中的“雷”字同属一韵。
可能用现代人的发音,会奇怪这“雷”为何会与“哀才”在同一韵,这主要还是由于古汉语发音与现代发音之间的变化差别。换句话说,“开哀台该才栽来呆腮”等这一批字,在宋代的时候,还是与“灰魁回梅雷崔嵬”等字是相同的韵音,都在“上平十灰”韵。反倒是“泰太带外盖”这些我们感觉是同韵母的字,却是在另外的“去声九泰”这一韵,而“蔡碍戴在”等这些字又是在另一个“去声十一队”韵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