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灾民安置
此事。

  毛滂听后便说:“此事虽然厅议都已通过,但在这几日推行之时,一是城内诊所此刻病患突然增多,各处的医生郎中都很紧张,要缓个两日才能过去;二是军中医官也多难抽调,也就只有事先准备好的一点草药,便让厢军将其与其它物资简单发放些了。”

  秦刚听了后,也就只能默然点头。

  刚才看过的城北与城东的两个安置营,都是由高邮厢军的两个都军负责维持,接下来要去的城南营当时是安排给高邮县,由县里的衙役捕快负责维持管理的。

  夏知县提前得到了毛知军要过来巡视的消息,匆匆忙忙地带人赶了过去。

  提早看到现场的夏归厚心里暗暗叫苦。

  这几年他也曾参加过军里组织的所谓救灾会议,在高邮这个地方,三年四灾,哪次不都是随便圈个地方,再随便抓几个富户施舍点米汤,糊弄一下场面上,也就算是完事了。

  所以,夏知县在前两天的会议中,一直以为那个什么方略也就做个官样文章而已。

  因为以前的知军,都不过是坐在府衙里,等他们最后美饰汇报的一份报告上来,然后自己再改成奏章报到再上一级就行了。

  所以他回县里后,也就随手将南门的事情安排给了之前信赖的一个班头刘用。

  因为但凡遇到救灾之事,一定会是捞取油水最好的机会,这个刘班头,捞钱的手段有点狠,但是捞完后却是最懂得足额地给上级孝敬的那种人,所以夏知县用得很顺手,也很放心。

  谁知道现在的这个毛知军不同寻常,安排完了事情,还来搞什么亲自视察。

  城南这块地方原本是最好安置灾民的。因为城门外的护城河及支流与西侧的运河一起,切割出一块相对独立的沙洲,沙洲的大小正合适,是个天然的安置场所,只需要极少的人把进出沙洲的一座石桥把守住,也就可以整体管理好了。

  但显然来负责这事的刘班头什么准备也没做,直接将聚集而来的灾民赶进沙洲后也就不闻不问了,不管是最初的居住窝棚,还有什么施粥棚、施药棚,一点儿也没准备。

  当然,关于救灾相关的钱物,他反正都是安排人全部领走了,估计有大半已经想办法找了一些商行转成现金上了身。

  现在唯一可见的管理,就是在进出安置营的石桥上多安排了几个衙役把守,灾民进出必须得接受盘问刁难,有条件的还要勒索几下。

  夏归厚看到了现场实在很乱,而到处也找不到这个刘班头。于是一边让人抓紧去寻,另一边,只能自己临时派出人,去强拉了两个附近的大户,在营外门口搭了一座施粥棚应急,好能应付知军过来的检查。

  毛滂等一行过来的时候,南城门外正是一阵忙乱的景象,与之前看过的两处安置营的差别十分明显:

  沙洲的地方虽然足够大,但里面搭好的窝棚极少,七零八落的,更没有规划。地面低洼积水的地方也没被填平整理。从城门口看去,这些灾民拖家带口的,有的带了些铺盖行李等各种东西,有的人还牵了一些牲畜出来,整体都乱糟糟的,都混杂在一起。大多数的人只能在那里露地席地躺着或坐着。

  毛滂看得是连连摇头。

  原本是安置营最重要的施粥棚,明显也是匆忙间刚刚搭好的,棚内架起来的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