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五月梅雨
;“嗲嗲,你怎么么来?”秦刚怀抱着沉甸甸的赏银与书籍,生怕被雨打湿,冲过来躲在了秦福的伞下。

  “我来给你送伞。”说着就将手里的伞交给秦刚,自己紧了紧身上的蓑衣,同时又急切地问道:“方才我听人说,可是你拿到了今天诗会的诗魁?”

  秦刚笑了笑,索性直接将手里的赏银交到了父亲的手中,并拉着他一起走起来:“没错,儿子今晚拿了个诗魁,这是毛知军给的彩头二十两赏银。”

  秦福刚接过银锭没有准备,差点一下子没掉落在地上,赶紧抱紧在怀里,再跟上步子,心里欢喜得都快说不顺话了:“刚哥,你,你真是,真是有出息了、真是有出息了……”

  秦刚一转头,竟然发现父亲正在抹眼泪:“唉呀,嗲嗲,您怎么这样了,您得高兴啊!听我说啊,今天拿了这笔银子,我是在想,得把咱们家再扩一扩了,或者看看能不能换个房子,你看啊,小妹也大了,也得需要单独的一个房间。我现在做的事有点多,还需要一间会客间……”

  风雨愈紧,但这把油布伞下的父子俩,却走得分外有精神,充满了对于明天更热烈的希望。

  第二天,雨还没有停。

  秦刚叫来了谈建,说了家里房子的事情,谈建笑着说:“刚哥我正想来找你说这事呢?你们家隔壁的那一进不是先前被张家买下来了么?可巧了,前些天,他们家缺现钱,便找了庄宅的牙人支转卖,由于给的价钱低,这牙人就自己吃了下来。他知道你我熟悉,便想托我来问刚哥是否有意买下。”

  秦刚喜道:“那敢情最好,这牙人出价几许?”

  “我事先问准了话,他是看到出价很低才入的手,只花了十二贯,刚哥要是看中了,他出手快,加上到衙门过约的钱,只须再加两贯钱即可。”

  秦刚大喜,立即让父亲带上钱与谈建去找那牙人去办手续。

  他们所在北窑庄虽是在城外,房价不是太高,但是如此一间前后两进的房子,十四贯钱,也的确是捡漏了,更何况与自己家挨在一起,到时候后面院墙只需开一道门便可打通,还能省掉了多少的麻烦事情。

  只是张家,当初买下这铺子,图谋是却是能够继续霸占他家的铺子。没想到,折腾了几个月,后面的院子倒是打通了,但房子的主人却是彻底换过来了。

  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接下来的两日,秦刚定定心心地在家里将毛滂所赠的《程文汇编》认真地读学起来。

  经过学习,秦刚这才发现,宋代的策论之事,还是非常科学的。它不同于明朝之后的八股文,虽然也是有一定的行文格式与规范,但是更加注重于实际应用与解决具体问题。

  而且,宋代科举时,对于考生在策论中的自由发挥非常重视,并不限于只从四书五经里寻找理论依据或者是经典观点。

  只是,宋朝的科举考试虽然已经尽可能地偏向于寒门学子,但在策论中还是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障碍。那就是,许多考题多是取自于当朝的典故。

  然而当时的实际情况却是:对于本朝的正史及《实录》《会要》等其他可以记载本朝故事的书籍,在民间却被列为禁书,严禁私藏。对于这些典故的熟悉与了解,往往只能依赖于考生自己的阅历与见闻。

  所以,在考试中,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