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就职厚礼
�蛋,它赚的钱虽然不多,但非常适合高邮这里的水乡环境,农民可以畜养更多的鸭子,甚至可以十年百年地持续做下去。”

  “哦,刚哥讲的甚是,是我想得太浅薄了。”谈建正好想起另一件事,便说:“我们刚才过来时,看到好多养鸭的在堵张家的大门,说他们违约不肯收鸭蛋。”

  秦刚点点头道:“我正想把这件交给你,你回秦家庄找一下掌事的,就说是我的意思,去和这些养鸭户谈一谈,既然张家违约不肯收蛋,可以按市价卖给我们,这样帮他们解决的后顾之忧。然后也不影响他们与张家继续打官司。”

  这时,秦福走进来招呼说:“衍哥和建哥都在啊,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两人都推辞说,有交待过的事马上要去办,便都赶紧离去了。

  秦福看了看两人离开的身影,又看了看秦刚,犹豫着开了口:“刚哥,我知道这些天你和秦家庄的庄主还有崔家、夏家搞了那个什么水泥的生意,听说现在做得很好,家里也眼看着积攒起了一些钱。可是我想着,还是希望你能够读好书,将来考个进士,让我们老秦家也能出个当官的出人头地。这赚钱的事,还是交给我去做好了。”

  秦刚笑笑说:“嗲嗲您想哪去了,我自然是晓得读书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这不您也看见了,现在做生意的事,都有他们两个人帮我呢!还有,我刚才去拜访了军学的林教授,您看,这是他指点我的作业,我肯定是要参加秋天的取解试的。”

  “真的吗?”秦福这才松了一口气,嘴里不住地唠叨,“那敢情是好,连军学的教授都愿意指点你,你可得把这书给读好了。你娘走得早,咱秦家在高邮无亲无故的,就指望着你呢!”

  “您放心,我怎么会不重视读书呢?您想想,我连小妹都送到学堂去了。”秦刚继续宽慰父亲,“再说了,我去秦家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庄上出了三个进士【注:指秦定、秦观与秦觏】所用的书房,是可以让我随时去用的。所以我现在学习的条件,可比从前好多了。”

  秦福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又关切地问儿子饿了没有,他便去弄饭。反正现在铺里的生意有黄小个在前面照应,他也省了不少心了。

  叶宗古在毛滂将要来接任高邮知军的正式消息传来前,快速打包走路了。

  之前说过,为了离任前捞个好名声,他可是使劲地把军库里的余钱花得干干净净的,临行时自然收获了一大波下属官吏的颂扬之声。

  现在离开,他就不必因为军库钱花光的事情对毛滂负责,将来官场上即使相见,也不必尴尬。这也是大宋官僚之间的潜规则之一。

  原先被张盛富设局入坑的几大本地望族,此时是因祸得福:因为改用了水泥修城,花费的成本大幅降低,即使是经过县衙克扣之后的那些拨款费用,最后算下来居然还能有所节余,自然是加快进度,终于圆满完工。

  此时,毛滂终于十分低调地来到高邮军上任了。

  此前他在杭州任法曹,其实处理公事方面的能力倒也一般,平时更多的时间是陪着知州苏轼等人一同四处饮酒作诗,此间与前来拜访老师的秦观相识。而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与才华,才是甚得苏轼赞赏与推崇的关键。

  苏轼后来去知扬州时,毛滂因与秦观志趣相投,就一同回了京城进国史院任职。

  苏轼在政治观点上虽然不认同新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