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针对性(上)
吞下嘴里的豆浆,吴清晨微微回忆了一下:“床铺都是木头制造,刨得不怎么平整,有些地方感觉有点咯人。”
中年军官点点头,大约大巴里另有记录的仪器,两位军官都没有浪费时间记载吴清晨的回答,而是轻轻地点了点显示屏,使它出现出了第二副画面。
“第二个问题。”这一次的画面是吴清晨站在离木屋大约五十米左右的小溪旁边:“吴先生,我们注意到,从第二次开始,您洗衣服的时间似乎都比较短,双手也尽量没有浸入水面,请问这条溪流的水温是不是很低?”
这个问题使吴清晨有些尴尬,“不,水温很正常,不过农活比较累,所以偷了点懒。”
中年军官点点头,没有任何特别的表示,继续询问第三个问题:“这是村庄的木桥,它由两支圆木组成,根据观察,无论吴先生您个人还是其他村民通过的时候,都只踩左边的圆木,请问是什么原因?”
“另一根木头很滑,不太稳当。”
“这是您劳动的第七处田地,这里有一丛靠近田梗的荆棘,您的家庭一共在这处田地劳动了三次,第二次劳动时,一位家庭成员因为它受了点伤,不过却一直没有将它铲除,请问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有,这种荆棘根很深,生长很快,去掉它的难度比较大。”
“恩……”中年军官手里的文件翻过一页,顺眼瞟了瞟吴清晨面前的托盘:“要不要再来一份汤包?”
“额……不用了,谢谢。”
“好,我们继续。“军官已经翻开了下一页:“下一个问题……”
就这样,吃下一份份食物,回答一个个问题,吴清晨的肚子逐渐填饱,中年军官手中的文件也一页页翻过,这些问题大约都是经过了仔细的筛选,当吴清晨觉得肚子已经填得差不多的时候,军官也恰好问完了最后一个问题。
之后,两位军官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两位头发花白的老头立刻走了过来。
“吴先生,早上好。”
“早上好……”面前的老头有点眼熟,不过吴清晨一下子忘记了具体的称呼。
“我们昨晚见过面。”老头并不介意,“这位是方教授,语言学家,我姓赵,教心理学。”
“方教授,赵教授,你们好。”
“关于中古世界的语言,我们也有一些疑问,希望得到您的协助。”两位老头坐到对面,直入正题:“中古世界里,“辛赫拉特”这个读音,是不是同时具有太阳,月亮,火光的含义?”
“对。”吴清晨点点头,“不过它同时还有“点燃”“很晚”的意思。”
“‘勒拉希尔德’的发音,是不是……”
十几分钟后,两位老头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吴清晨对面的座位并没有因此空闲,上面很快换成了两位研究树木的学者,十几分钟后,又变成了两位研究驯养类动物的专家,然后是精通宗教和历史的教授……
几不停歇地回答一个又一个问题,由数十辆各种汽车组成的车队也在全路段封闭的道路飞快地行驶。
大约两个小时左右,车队缓缓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