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先下手为强
��力的办法。

  光是现役陆军,印国就从30万左右扩大到了50万。

  因为对自己陆军的战斗力没有信心,印国还购买了不少先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地面部队还有可能变成“运输大队长”,空军就基本不存在这种可能了。

  相对于空中力量几乎为零的同盟军,印国空军完全就是无敌的存在。

  他们唯一忌惮的,只有同盟军的各种防空火力。

  同盟军专门成立防空旅,就是为了对付印国的空中部队。

  “根据印国各个司令部的兵马调动情况,初步预估他们用来对付我们的兵力在32万以上,并有可能根据战争走势继续征召预备役部队,最终来对付我们的兵力有多少,暂时无法预估......”

  听到这个敌军数量,所有人都神情凝重。

  要是放在以前,即便是1:12的兵力对比,他们也会不怕对手。

  那是因为他们人少,没有各种盆盆罐罐要守护。

  打不过就跑,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哪里去不得?

  现在呢?

  不说各种经济建设成果,光是那100多万华人子民就是他们不能抛弃的根基。

  张祖辉忧虑道:“打阵地战,我们怕是没有优势。”

  虽说他们在大陆教官的培训下,也学了几年阵地战的理论。

  但平时最多模拟推演过,没有实操能力。

  并且,在兵力和重型火力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阵地战还真不好打。

  他们最擅长的,还是特种作战、丛林战、运动战。

  但以他们现在的兵力,也不可能全部化整为零搞运动战,都没那么多地方给你藏。

  张海林介绍道:“我跟司令商量了几天,最终敲定了一个初步的作战方案,归纳起来就是‘先下手为强、四面开花、以快打慢、长期流血消耗’,我详细跟你们说什么意思......”

  先下手为强,这个不难理解。

  和平时期,印国只安排了12万左右的军队在西线、南线用于防备同盟军。

  现在,他们超过20万兵力要从其他岛屿的驻地抽调。

  光是运输这20万人和配套的装备,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不是只有人和基本的枪支弹药,各种火炮、大型牵引车、炮弹运输车、运兵卡车、装甲车......

  这些大件,可是非常占地方的。

  并且,他们不仅要跨海运输,以及在加丹岛的泥土路上运输。

  按照印国的运输能力,他们至少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将全部兵力和所需弹药部署到位。

  别忘了,双方现在还没彻底撕破脸面。

  印国那边也是小规模动员防备而已,真正的战争命令还没下达。

  而同盟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在本土作战,集结时间最多只用3-5天。

  如果先下手的话,就是10万对12万的兵力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