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殿试
��下古今事物变化的理解和认识,考生需要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深入的思考能力。

  答题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抓住考官的心。

  初六认真思考。

  王朝更替频繁,每一次改朝换代都带来政治制度的调整与变革,出主意改制,加强君主专制?

  不妥,政治这东西,还不是他一个考生玩的。

  从税收制度入手?

  算了!

  这个涉及到变法,还是别触霉头。

  文化领域?

  也不妥。

  农业生产?

  似乎是老生常谈,没什么新意。

  ······

  最后决定从科技入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领域的发明与创新,就会成就盛世和辉煌。

  对!

  就这么写。

  其中微微把前世的一些发明提一下,让阅卷官产生遐想就行。

  比如已经被苏来宝研究到比较实用的活字印刷。

  初六开始动笔,先写到草稿纸上,等会儿斟酌词句,修改完美在誊写。

  “学生不识忌讳,冒不韪提出薄识,战战兢兢。”

  写完收尾,也到了吃饭时刻。

  考生统一发饭,两个馒头一碗汤。

  等内侍收走餐具,再接着答题。

  皇帝虽是殿试主考,但不一定一直在,借尿遁不来的也大有人在。

  楚炟没有提前离场,只是吃午饭时间久了些而已,还是在考场外吃的。

  饭后返场,在龙椅坐了会儿,突然心血来潮,信步溜达到考生中间。

  随意走了几步,他就看到了谢书贤,便缓缓走到他后面。

  居然开始誊写了?

  楚炟瞄了几眼,又往前凑了凑,然后便目不转睛盯着看。

  初六全神贯注誊写,心思全在卷子上,怎么都不会想到,后面有个人在偷看。

  这可是犯忌讳的事,场中八个考官谁都不敢这么做,但人家是皇帝。

  谁愿意去提醒,皇帝你犯规了。

  但皇帝的表情他们都尽收眼底。

  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作大悟状,时而微微点头······谢书贤写了什么,让陛下这么专注?

  稍微一想想,他们开始脑补了。

  谢书贤差一步就是六元及第,皇帝这是要成就谢书贤前无古人的创举啊!

  嗯······对了。

  科举至今,六元及第从未出现。

  在大炎朝出现便是祥瑞之兆,这是天佑大炎之象。

  陛下圣明才能人才辈出······陛下,臣收到!

  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