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辞庙
  最是仓惶辞庙日,垂泪对宫娥。

  这句日后亡国之君李后主的小词,恰恰道尽了此时刘协的心态。

  只是如今他垂泪的对象并不是什么宫娥,而是刚刚从凉州一路奔来的牛辅。

  今日天光未明。

  日夜奔行好不容易赶到细柳一带的牛辅,正准备找个河洗漱一下,整顿仪容入京面圣。

  忽然,从东面道上,就听得哭天抢地的声音,道边都是一些牛车,满满当当挤着,向着西面而去。

  牛辅大惊,看这些逃亡的,有溃兵、有士民,还有穿戴宫里服色的宦官和宫娥,人人都拼了命的往西边跑。

  很快,牛辅就从这些人口中知道长安发生的大乱了。

  董璜反了,陛下跑了,长安乱了。

  这消息惊得牛辅脑子嗡嗡的,他第一个念头就是:

  “丞相如何了?”

  其实他心中已然是有答案的,那就是自家的老岳父怕是完蛋了,不然董璜这个狼崽子是不可能弄得这么大风波的。

  就这么想的时候,他和几个心腹驻马开始商量后面应对。

  那就是现在长安乱成这样,咱们还要不要继续向东呢?如果不向,是驻兵在这细柳观望,还是即刻回凉州?

  几个心腹都有各自的说法,有认为可以冒险留在细柳的,因为细柳作为关西重要兵站,是有永备工事的,在这里可以得到落脚。

  而另外一些则认为现在情况不明,最稳妥的就是即刻回凉州,将兵力都集中在一起。

  他们的看法是,不论最后赢家是不是董璜,这关中肯定是要大乱一阵的。

  但无论他们是留是走,这些人都没想过继续向前进长安。

  开玩笑,他们现在才多少人?出发时一千骑兵,路上还跑散了小百骑,就这点兵力去探长安?

  想死也不是这么死的。

  牛辅听了这些人的想法后,心里也犹豫,于是就决定按照老办法。

  什么老办法呢?就是卜卦。

  作为信奉巫鬼卜卦这一套最虔诚的典型,牛辅随身总是带着两块卜板,他在心中默念:

  “两正、两反,咱就留在细柳,不然咱还是回凉州去。”

  想着,牛辅在心中默默念着咒,随手就将两块卜板抛了出去。

  这两块通体被打磨得圆润的卜板,在地上翻滚着,打了几个圈才不甘心的停了下来。

  而牛辅及众将们一看,正是一正一反。

  得,老天让咱回凉州,那得听啊。

  想着这,牛辅嘴里刚要下令撤兵,忽然就听得外面哨探飞奔回来,脸上既带着惊吓,又带着难以忍住的惊喜,大声道:

  “将军,前头遇到陛下了!”

  于是,牛辅的嘴巴就这样张着,接着就爆发出冲天大笑。

  咱,老牛啊,果然运道来了。

  ……

  当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