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宫闱
��她读着奏疏。

  声律大家对于声音的要求是严苛的,听着文姬朗读着奏疏,张冲就好像听着一首节奏有致的乐曲。

  此时的张冲,内心忽然有一个念头:

  “也许以后都让文姬读奏疏也挺不错的。”

  和这个时代所有王侯不同,张冲并不反对女人参与政事。

  从后世来的他,女性与男性的差异只是生理上的,其他所有不同都是后天社会造成的。

  这个时代是一个森严的男性社会,有着严密的宗法制度。所有女人都是男性的附从,她们的社会身份只有依托于男性才能存在。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结构中,男性是不可能对女性有尊重的,甚至女性本身也没能力肩负智识上的工作。

  但这并不是女性没有智慧,而是社会造就了她们无才,塑造了她们的认知和环境。

  这不是民间社会如此,就是大汉地位最高的一群贵女来说,当她们的兄弟在很早就开始接触到政治和残酷的现实时。

  这些雍容华贵的女性还在被父兄的保护下,只接触着风花雪月和爱恨情长的这些非权力性的话题。

  即便是蔡文姬这样出身于高级士族家庭里的女性,她的父亲足够开明,让她读了很多男性都接触不到的书籍,让她有着比男性还多的知识和智慧。

  但蔡文姬依旧还是将她的智慧用于抚琴弄花。

  并不是说张冲瞧不上这种闲情雅致,恰恰相反,能精于一道者,本身就是令人尊重的。

  但不接触政治,实际上永远就不能了解世界的真相,也就不用说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历史上,当大汉倒塌在内忧外患中,如她这样的贵女也不是被匈奴人如器物一样掳走?

  彼时懂再多的风花雪月都无能为力吧。

  所以女性要想在政治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接触政治,熟悉政治。如此才能有权力,而不再是一个妆点的花瓶。

  当然,张冲即便是有这样的认识,但他也没觉得光靠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这些。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用一些优秀的女性作为宫中的女官。

  女官制算是张冲吸取东汉灭亡的教训而想出的一种内朝官制。

  众所周知,东汉是亡于宦官和外戚、世家三个集团的斗争中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宦官集团的确是三个集团中最卑劣,也是破坏力最强的集团。

  在男权社会中,宦官这种放弃了男性身份象征的群体,必然会滋生出某种反社会人格。

  这些人本身就没有脸面,更不在乎后人,所以做事只看当下,也更容易突破社会的底线。

  而围绕在这些宦官身边的宾客、党羽又更是如此。

  在当时能被这些宦官给招纳的,都是一些不在乎道德评价的人,这些人也更容易做一些极端的事情。

  所以宦官集团本身对于社会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的。

  但为何历朝历代却又都离不开宦官集团呢?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