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对西域的雄心
�书备份,需要地方定期度田,子美做的最好的就是上下文书的工作,一目了然。”

  “是的,户部在看淮南道账目的时候,最是节省时间。”刘晏也参与进来,“税的账目反映出了淮南吏治和民治的良好。”

  众人越说越来劲,杜甫却不好意思起来。

  李倓笑道:“好了好了,你们再说,子美就要挖洞钻进去了。”

  “淮南道现在已经有田产六千万亩,朝廷只要执行好两税法,民间自用有余,江淮两地足以供给两京。”刘晏说道。

  “朕今年还想往西域再增加一些人丁,十年时间,增加一百万口,按照现在关东各地的情况,可否实现?”

  众人面面相觑。

  去年已经增加了十几万,现在又说要增加到百万?

  陛下啊!

  您知不知道一百万是个什么概念?

  就算岭南道,虽然偏僻了些,但整个岭南道也就才一百万人。

  往西域再送一百万人,等于把整个岭南道的人口送过去!

  又说陇右道,整个陇右道一共55万人。

  要知道,陇右道下辖18州和两个都护府。

  两个都护府分别是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也就是西域。

  陇右地区加河西地区加西域,一共才55万人左右,现在圣人却想往西域增加一百万人!

  这对于大唐的臣子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沉默了好一会儿,刘晏说道:“倒也可以实现。”

  “可以实现吗?”一边的礼部尚书裴冕立刻反驳起来,“刘尚书可知百万人口需要多少粮食,多少城池,多少土地?”

  “城池倒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粮食和土地。”刘晏回答道,“据户部的汇报,河西之地还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垦,尤其是凉州到祁连山一带。”

  “嗯,那里不仅仅有可以种庄稼的土地,还有更加广袤的牧场。”李倓说道,“都可以开垦出来。”

  你如果一定要问李倓怎么知道的?

  前世他去那里旅游过,而且深度旅游过多次。

  从凉州到张掖,是有非常广袤的良田的,可以种植小麦等作物。

  祁连山每年融化的冰雪,滋润着河西走廊,让他们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之态。

  而丹山军马场更是东方大陆最大的马场,有着连绵起伏的草地、良田。

  河西走廊的几个州,在大唐开发的已经算不错,粮食产量不算低。

  那里绝对属于地广人稀,只不过古人无法全面细致的勘测。

  “圣人千万不要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裴冕很严肃地说道,“河西土地贫瘠,根本无法支撑更多的人口,而西域更是无甚多余土地。”

  刘晏说道:“西域无法种植更多的粮食,但却有广袤的牧场,完全可以做到与河西相互贸易。”

  “西域现在还在打仗,本身就需要大量的物资,如果再增加人口,军队的物资必然受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