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新民之政
  四月十六日,成都。

  “关于土地契约的册子,都在这里了。”

  一个年轻人将官府的文书毕恭毕敬地呈递过来。

  李倓仔仔细细看翻阅着。

  “土地契约与户籍分开后,有出现问题吗?”李倓问道。

  “没有出现问题,分开后,土地买卖反而更加方便了。”年轻的吏员小心谨慎地说着。

  他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自己能见到当今圣人。

  更没有想到,圣人如此年轻,并且还亲自到基层来考察土地。

  “土地买卖多吗?”

  这个时候,剑南道营田使刘问之问了一句。

  “上个月王家村土地买卖有八起。”

  “王家村有多少户?”刘问之继续问道。

  “有五十户。”

  “一个月内,五十户就有八起买卖!”刘问之感慨了一声,“这个土地买卖有些多了。”

  在场没有其他人说话。

  “圣人,这个制度是需要做补充的。”刘问之继续说道,“否则土地将会大量流失。”

  “流失到何处?”李倓问道。

  “流失到有钱有权的人手里。”

  “为什么?”李倓又问道。

  刘问之心里想着,这还用问吗?

  “有权和有钱的人,他们有钱买。”

  “有钱买,农民就会卖吗?”李倓继续问。

  “农民可能会被迫卖田。”

  “农民在什么情况下被迫卖田?”

  “在有权和有钱人的威逼利诱下。”刘问之如实回答。

  “那这件事为什么会出现呢?”李倓反问,“难道是因为土地可以买卖,所以有权和有钱人就会威逼利诱农民卖地吗?”

  刘问之一时间没有捋顺这个逻辑,圣人却继续说道:“当土地不能买卖的时候,有权和有钱人就不能拿到土地吗?”

  “这……”

  “有权和有钱人之所以能威逼利诱农民卖地,不是因为土地是否被允许买卖,而是地方司法监察的不足,是权贵对百姓的一种践踏,与商业是两回事!”

  李倓看了一眼刘问之。

  刘问之是大唐典型的保守派官员,与裴冕一样。

  这一部分官员,既反对新政派对土地全面改革,例如两税法和新的户籍制度,但他们又认为大唐的土地的确需要做一定的调整。

  例如要恢复到建国之初,土地是严格禁止买卖的。

  土地禁止买卖,是为了遏制豪强重新掌握地方话语权。

  “但臣还是认为,土地被少部分买过去……”

  “刘公多虑了。”一边的元载说道,“新税法在那里摆着,谁愿意买更多土地去为自己增加赋税呢?”

  超过一百亩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