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新与旧的争锋相对
  十二月十四日,一个人抵达长安。

  立刻在长安引起了更多的轰动。

  这个人就是岐州刺史薛贞童。

  是李倓一句话宣召入京的。

  薛贞童就在岐州,岐州距离长安不过一百多里。

  薛贞童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他对于目前广泛关注的并田,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薛贞童:既然朝廷已经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何来并田一说?

  而且薛贞童被召进京师,许多人在猜想,圣人是不是也想听听另一些不同的声音,重新思考并田一说。

  于是,这一天,更多官员似乎闻到了不同的味道。

  当天傍晚,薛贞童就接到了热情的款待。

  据说京师不少达官显贵都去了,牵头人是礼部郎中刘厝,在平康坊饮酒作诗。

  “确认了,是刘厝。”徐浩对元载说道,“不少官员都去了,户部有几个,礼部有几个,九卿,还有一些勋贵,甚至连中书省有几个官员也去了。”

  元载用筷子夹起羊肉,大口大口吃着,吧唧吧唧响。

  “下官还听说,京畿道几个县的县令,今日都呈递了一些奏疏。”

  “嗯。”

  “左相,这些人表面上看是冲着并田来的,实际上可能是冲着您来的呀!”

  “知道了。”

  “左相,要不要下官现在带人去会会他们?”徐浩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下官保证把那个薛贞童吓得逃离京师!”

  “放屁!你现在回去睡觉!”

  “左相,下官……”

  “他们是朝廷命官,岂可儿戏!”

  “是!”

  “对了,裴冕在否?”

  “裴尚书吗?”徐浩愣了一下,有些诧异,“他没有在。”

  “哦,裴尚书有些话还是想讲的,却终究还是派了自己的学生出来拉人。”

  “左相之意是今日酒局是裴尚书之意?”

  “不好猜测,不必王子猜测。”元载淡然一笑,眼睛都笑成两条缝,“杨国忠有消息传来吗?”

  “一直没有消息,但他在新都县抓了人之后,又去成都抓人,至于抓了哪些人,无从得知。”

  “好,你下去吧。”

  元载叹了口气,看来杨国忠这货,是很难拉拢的。

  无从得知?

  怎么可能!

  杨国忠的汇报恐怕已经放到了圣人的桌案上。

  要不然圣人怎么会临时召见那位影响巨大的岐州刺史呢?

  元载猜测的没错,杨国忠在剑南道的汇报的确送到了李倓的案前。

  杨国忠这份汇报有几个重点:

  一、查到了偷税的情况,益州的豪族几乎没有不偷税的,名单如下。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