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
��,包括文牒记录,户籍记录这些,还有组织百姓……都需要吏员去办……”

  杨国忠再给了周阅一脚:“本官是来听你放这些屁的吗!”

  周阅赶紧道:“他们叫过来,写下来会更好一些。”

  “你!还有你!你!你!还有你……”杨国忠指着不远处,已经在寒风中吓成孙子的官员们,吼叫道,“都滚过来!滚过来!”

  那些个县丞、主簿、县尉,还有六曹吏员都赶紧过来。

  县丞王原做叉手礼,说道:“杨中丞,下官王原是县丞……”

  “别跟本官废话!”

  杨国忠对一边的手下道:“取笔墨来!”

  手下们立刻准备好了笔墨。

  “把你们知道的都写出来,写到本官满意为止,否则本官扒了你们的衣服,把你们扔到河里去!”

  杨国忠话音刚落,岂料一个人突然站出来,大笑起来:“哈哈哈!杨国忠!我道你有何能耐!原来不过是屈打成招!你如此行事,不怕引起公怒!”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他穿的不是官服,但着一身紫色丝绸。

  紫色做工难度大,所以会很贵。

  从他的气质和语气就能推断出来,这个人出身富贵人家。

  杨国忠没想到这里还有人反抗自己,二话不说,直接一巴掌抽过去。

  那年轻人被抽了一巴掌,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震怒:“杨国忠,你可知你的行为,在益州引起公怒,是何后果!”

  杨国忠又给了对方一巴掌。

  “我叫张冉,父亲是张怀源!”年轻人捂着脸更加愤怒,“杨国忠,你既然代表的朝廷,就应该知道,朝廷要治理地方,需要依靠天下士人!需要依靠地方清流郡望!”

  这一点张冉倒是说对了。

  其实即便不是唐朝,哪怕到了宋明清,传统的世家公卿已经不在了,但地方上实力强悍的家族,依然把持着地方政策的执行权。

  例如宋明都有典型的官弱吏强的现象。

  官员不是本地人,且任期有限,但干活的吏员就不同了。

  外地人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所以吏员必须是本地人,否则很多事根本执行不下去。

  既然是本地人,且有执行权,那基本上就掌握了主动。

  为什么?

  因为在组织结构中有一个核心点:信息即权力。

  假设一个官员,他是一个州的刺史,他的行政权力是朝廷赋予他的,但他想要施展这些权力,用来达到绩效,就必须依靠地方上的吏员。

  因为他对地方一无所知,且他无法独自去执行,他的角色的策划和管理。

  所以,地方上的执行权,一般都在吏员手里。

  官需要依靠吏。

  而吏,一直都是地方世家引荐,甚至就是世家豪族的人。

  这就是张冉的底气,他是吏员,也是益州张家的人。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