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我杨国忠就是不要脸!
  “禁卫军?”

  众人面面相觑。

  “朝廷派禁卫军来成都作甚?”墙松忍不住问道,他的语气明显有些紧张起来。

  用一种很紧张的眼神,看着张怀源。

  “诸位何必紧张。”霍允道,“鲜于仲通被调回京师,紧接着禁卫军南下,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墙松忍不住问道。

  霍允将桌案上温热的剑南春一饮而尽,嘿嘿笑道:“说明鲜于仲通被罢免,接下来朝廷要另外任命其他人来做这个剑南道节度使,并且增加剑南道的兵力部署。”

  “你怎么确定,杨国忠不是来找我们问税的问题的?”张怀源沉着脸道,“我前日在刘刺史那里打探到了一些消息,长安对今年剑南道的赋税非常不满意。”

  “是长安不满意,还是长安的哪位权贵不满意?”霍允横了张怀源一眼,“长安不满意又是谁不满意?”

  “元载!”

  “我倒是还接到长安方面的消息,现在朝堂上下对元载颇有微辞,从京畿道到关内道、都畿道,不少官员都奏疏,甚至御史台也有官员上了奏疏!元载任人唯亲,已经引起了公愤,他现在还有精力来陷害我们?”

  “御史台的官员也站出来了吗?”墙松惊诧道。

  御史台的御史一旦介入,就是呈递正式的弹劾奏疏,而不是检举。

  这意味着朝廷的弹劾流程会正式启动,皇帝必须给与御史台正面的答复,相关官员也必须到场。

  这是正面挑战相关官员的权威。

  尤其是高官。

  如果弹劾不成立,弹劾的御史是要付出代价的。

  如果弹劾成立,被弹劾官员轻则罢免,重则身死。

  就像天宝三载杨慎矜弹劾皇甫惟明,皇甫惟明接受调查,最后被罢免、流放,韦坚惨死。

  “我听说有这么一回事。”

  “哪位御史弹劾的元载?”

  霍允道:“是一位叫卢铉的侍御史。”

  “卢铉?”墙松道,“他不是李林甫的人吗?他还在御史台?”

  “这个问题不必争论了。”张怀源道,“杨国忠此次来,必然是来查税,我召集诸位来,就是为这件事,杨国忠口气非常大,这一次得多给一些!”

  众人沉默下来。

  张韶笑道:“杨国忠这个人很好说话,只要有钱,幸亏来查剑南道的是他,如果是那个颜真卿,就麻烦了!诸位,商议下,给多少钱?”

  “唉,每年都给杨国忠钱!今年年初刚给了!”墙松不甘心道。

  “今年,杨国忠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利润,从扬州、荆州调运过来的物资,经过我们一转手,就翻了一倍的价格。”张韶道,“我们都是赚大钱的,诸位何必如此吝啬?”

  “好!给吧,张公说个数!”

  “一家一万贯!”

  “一万贯?”

  众人大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