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朕得讲讲道理了
  “你的手实是假的。”年轻男子很严肃地说道。

  “假的?那是县衙亲自给我的手实,就在我家,上面还有印章……”

  “印章也是假的。”

  “可本县每一户都有田授予,这是授予我们的田,怎么可能……”

  年轻男子继续严肃地说道:“你们的田已经授予了,但不是这里。”

  “那是哪里?”

  “我怎么知道,这里是我崔家的田,不是你的田,你自己去找你自己的田。”

  “崔……崔家……”那男子略微显得有些害怕,他的孩子紧紧抓住他的袖口。

  男子鼓起勇气说道:“崔家也不能抢占他人良田呐!”

  崔凌似乎也不废话了,他动了动手指头,一群人围了过来。

  其中还有一个人居然身着官服。

  这个人在人群中非常扎眼。

  能穿官服的,就很不一般。

  哪怕是县衙里最小的官,那也是官。

  官和民是有本质区别的。

  官一般不出现在这种地方,除非陪上级官员视察,或者上面指派有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听你口音,是北边过来的吧?”官员问道。

  “回……回禀上官,草民刘容,是今年年初从瀛州过来的,草民手里真的有手实,是县衙……”

  官员举起手,打断了刘容的话:“那就对了,立刻收拾收拾,以后别过来了,这一百亩地不是你的。”

  刘容顿时急了,立刻走过去,想要理论,却被一群衙差拦住。

  刘容的父亲哭丧着脸道:“上官,我们一家老小都在这里半年多了,这些地都是我们一亩一亩翻耕,而且我们有手实,您不能平白无故就赶走我们!”

  “就是!”周围围观的百姓也说话了,“人家手里有手实,说明是官府认可的!”

  “很显然是崔家想要找理由把人家耕作好的田给占了!”

  另一个吃瓜百姓也跟着说道。

  紧接着还有百姓说道:“于情于法都不合适!”

  “官府不能仗着人多,就欺负人呀!上个月刚打完仗,朝廷的兵源还都是咱们老百姓这里来的,不能这么欺负人吧!”

  眼看周围的百姓越说越来劲,那官员立刻提高音量:“大胆,尔等小民竟敢随意议论官府办事,这是以下犯上!”

  人群很快安静下来,有些人还想说,被自己的家人拉住了。

  还有人小声嘀咕道:“当官也得讲个理吧。”

  “都住口!”官员周围的吏员也呵斥道。

  “我是经城县县尉,诸位都知道,叛军南下,残害忠良,许多人从去年开始,就从幽州、易州一带南下,不少人到了我们清河的经城县。经城县也有许多人舍弃自己的家,逃到黄河以南的。”

  这种人口随意迁移,在大唐是不允许的。

  但现在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