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叫饥饿营销
br />
  两百张,每张50文,10贯。

  大唐的铜钱,一贯大概6斤,10贯就是60斤左右。

  李俶命人将10贯钱抬进来,放在了刘婉面前,刘婉清点无误之后行叉手礼:“客人有礼了。”

  李媃看了看门外,说道:“三郎为何还没来?”

  “怕是有些意外。”李俶面露担忧之色,也不再多停留,起身告辞。

  等李俶等人离去之后,刘婉看着钱,心中颇有成就感。

  她急急忙忙跑到后屋去:“小郎君,已经卖出去了,两百张,总共收了10贯。”

  “好,我知道了。”

  “小郎君,那两个客人明显想买更多。”

  “放心好了,明日就会有更多人来买。”

  “此话怎讲?”

  李倓笑道:“这两个客人回去,若发现纸好用,明日岂有不再来之礼?”

  “但他们刚每人买了一百张,一百张足够用一段时间了,没必要明日再来。”

  “所以我才让你每个人只允许卖一百张。”

  刘婉小脑袋上满是问号。

  “如果你让每个人只允许买一百张,他们回去后,心里就会想,我们的纸随时都会被别人买走,如果不快速出手,等纸用完了才过来买,说不定买不着了。”

  李倓一脸的认真。

  “但如果你一次让他们买数千张,他们觉得你这里的纸足够,等用完了,随时可以再来买。”

  刘婉这下听明白了。

  李倓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让每一个客人都认为我们这里的纸随时缺货,他们就会每数天,甚至每天派人来买。”

  这叫行为经济学。

  21世纪的人都懂,这叫坑爹的饥饿营销。

  刘婉听得更是惊诧不已。

  岂料李倓继续展露他奸商的见识,再说道:“如果他们一次买数千张,就算每天卖出去一万张,也就十个人知道我们的纸好,最多再加上他们的根本。”

  “但如果把购买数次切割开,每人每天只卖100张,他们为了买更多纸,就会派更多人来,这意味更多人知道我们的纸好,如此一来,我们的纸好这件事,很快就能传开。”

  这叫裂变式营销。

  如果可以的话,李倓甚至想上积分、或者分享再额外赠送等一系列促销活动。

  这种在大宋和大明都可以玩,但在大唐没办法玩,因为这算是变相破坏市场统一价格,很快就会传到市署那里,衙门的人立刻就会找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不了这些活动也没关系,因为这不是产能过剩的年代,这是物资匮乏的年代。

  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产能跟不上需求。

  例如杜谌的造纸厂,平均一天造一千张纸就不错了。

  但李倓的造纸厂,标准工序成型后,产能会快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