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大哥与陈六子一见如故
�不得!~~~”

  “这还是少的~~~按你兄弟的说法,等女工们熟悉了机器和工序后,产量能提高到每天15000件至20000件。他说那才叫规模生产!”

  “老二这是要做‘霸盘’啊!”

  “哦,那倒不至于!咱们中国人买成衣的人少,一般都是自己家里做。所以,我瞅准的是国外市场。”

  “旁边那个大厂房也是做成衣的?”

  “那倒不是,那是绣坊车间。现在还在招工、安装机器的阶段。还没有开始生产呢!”

  陈寿亭随后一指厂房后,那一大片的施工工地说:

  “那边哪个正在盖的,是咱们厂最大的车间,可以同时安装20条流水线。那才是咱们厂的重点~~~什么来着?~对!~是‘重点项目’!你兄弟是这么说的。”

  陈寿亭从做学徒到自己开工厂,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过!~~~

  现在的生活,才让他觉的活出点滋味来。实业救国,虽败犹不悔。在这时代,大丈夫当如是!!!

  所以,他此时说话的口气,充满了大展宏图以展胸中之志时的骄傲与激动。是发自内心的,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小老弟。

  “二十条生产线?那得招多少人啊?”

  张鹏飞感叹这个工厂的规模。

  “最少也得五千人的规模,恐怕还不够。”

  “那就是万人大厂啊!乖乖!~~~那可不好管理!”

  在张鹏飞的意识里,还是家族企业那一套。他根本就没有大型工业企业的管理经验。

  他从小学的就是家族这一套,所以眼光狭隘也是在所难免。毕竟他没有,真正放开眼看过世界的。

  “万人大厂,在中国这是第一家了吧?”

  “不是,此前的‘大一纺织厂’就有上万人的规模,还有工业制造行业的也有很多,只不过他们都是官办的。咱们只是私人制衣行业的第一家。”

  “那也很了不得了!这么大的厂你们怎么管理?”

  “按理说不应该告诉你,你也知道,这些都是不传于外的。各家有各家的制度。你是鹏翔的大哥,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对你保密了。我这里有你兄弟给的宝贝!”

  说着话,陈寿亭神神秘秘的从马褂的袖口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只见小册子上写着四个大大的汉字《葵花宝典》~~~~~~

  晕!~~~二货就没有正常的时候,一本抄袭的后世现代企业管理,他也要恶搞一下。

  张鹏飞翻看了几页,眼睛就再也拔不出来了~~~不时的喃喃自语道:

  “有了这个,甭说万人厂的管理了,就是两万人的厂子也能管好!”

  一时间,张鹏飞对小册子爱不释手。与陈寿亭一边讨论着一边走回了陈寿亭的临时办公室。此时,俩个从小就做生意的人,越谈越投机,完全沉浸在他们的生意经里了。

  若二货在跟前话,肯定嗤之以鼻。一万人?这才哪到哪啊!

  现代的中国,光一个矿务局,在职职工就有二十万,一万规模算个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