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钢铁板块票投资策略
��降,供给、需求、成本上行三方面推动下,钢价快速上涨。但进入 2021 年下半年后,地产压力急剧提升,钢材需求端压力渐显,稳定需求预期被打破,价格重新进入下跌通道。
2024 年以来,钢材价格普遍下跌,吨钢价格相比去年全年均值下跌 100-300 元不等,其中螺纹钢下跌幅度 最为明显,跌幅 236 元/吨。
聚焦当前,尽管 3、4 月是传统旺季,但钢材需求不及预期叠加供给高居不下,钢价自 2 月下旬以来持续下 行。以上海地区螺纹钢(hrb400 20mm)为例,年内价格高点在 1 月 3 日的 4010 元/吨,而截至 7 月 5 日,价 格跌至 3520 元/吨,跌幅达 12.2%。 在几大主要钢材品种中,螺纹钢、冷卷下跌最明显,较年内高点分别下跌 12.0%、15.9%,热卷、中厚板跌 幅较小,分别为 8.8%、9.4%。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产持续低迷的时代背景下,钢铁需求整体处于收缩状态,价格中枢较过去几年 有明显下滑。
2024 年需求展望: 由于当前土地成交低迷,房企项目储备不足,叠加流动性紧张,预计 2024 年地产用钢或将延续负增长。
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和新基建蓬勃发展推动下,预计 2024 年基建投资维持增长,基建用钢需求有望增 长 1%。 制造业需求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家电、新能源、造船与海工、汽车用钢等仍具增长潜力。 总量上,预计 2024 年国内钢铁消费或为 9.28 亿吨,同比下跌 1%,净出口 9335 万吨,同比上涨约 1074 万 吨。
2024 年供给展望: 2023 年虽然延续粗钢调控政策,但在需求不足和生铁高增长背景下,政策效果不如 2021 年那般明显,行业 盈利能力恶化,2024 年调控政策或将优化,产能治理新机或将推出,供给将动态适配需求,全年粗钢产量约 10. 2 亿吨,同比持平。
粗钢产量平控背景下钢厂利润有望恢复。2023 年虽然年中就已经传出平控消息,但最终执行效果不佳,钢 厂盈利率一度跌到 16%的低位,全年多数时间超半数钢厂亏损。
今年 1-4 月,全行业累计亏损 222 亿元,亏损 幅度创历史纪录。但 5 月行业实现利润 95 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连续 3 个月净亏损的局面。展望金九银 十,随着天气转凉和专项债发行提速,项目资金到位好转,基建项目存在集中赶工可能,价格上行概率较大。 而原料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也将维持,钢厂利润有望在需求改善和成本下移的双重利好驱动下有所回升。
近几年钢厂关停的背后,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导致大宗商品需求不振,进而引发钢铁市场需求不足。其次,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中国,尽管近年来官方大力推进去产能工作,但效果有限。与此同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也推高了钢厂的运营成本,使得一些未能达标的钢厂难以继续运营。
钢价的暴跌和钢厂的关停,也揭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钢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遭受了严重冲击。因此,钢铁企业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市场布局,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钢价的大幅下跌以及钢厂的关停,促使钢铁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唯有持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钢铁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024 年以来,钢材价格普遍下跌,吨钢价格相比去年全年均值下跌 100-300 元不等,其中螺纹钢下跌幅度 最为明显,跌幅 236 元/吨。
聚焦当前,尽管 3、4 月是传统旺季,但钢材需求不及预期叠加供给高居不下,钢价自 2 月下旬以来持续下 行。以上海地区螺纹钢(hrb400 20mm)为例,年内价格高点在 1 月 3 日的 4010 元/吨,而截至 7 月 5 日,价 格跌至 3520 元/吨,跌幅达 12.2%。 在几大主要钢材品种中,螺纹钢、冷卷下跌最明显,较年内高点分别下跌 12.0%、15.9%,热卷、中厚板跌 幅较小,分别为 8.8%、9.4%。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地产持续低迷的时代背景下,钢铁需求整体处于收缩状态,价格中枢较过去几年 有明显下滑。
2024 年需求展望: 由于当前土地成交低迷,房企项目储备不足,叠加流动性紧张,预计 2024 年地产用钢或将延续负增长。
在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和新基建蓬勃发展推动下,预计 2024 年基建投资维持增长,基建用钢需求有望增 长 1%。 制造业需求整体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家电、新能源、造船与海工、汽车用钢等仍具增长潜力。 总量上,预计 2024 年国内钢铁消费或为 9.28 亿吨,同比下跌 1%,净出口 9335 万吨,同比上涨约 1074 万 吨。
2024 年供给展望: 2023 年虽然延续粗钢调控政策,但在需求不足和生铁高增长背景下,政策效果不如 2021 年那般明显,行业 盈利能力恶化,2024 年调控政策或将优化,产能治理新机或将推出,供给将动态适配需求,全年粗钢产量约 10. 2 亿吨,同比持平。
粗钢产量平控背景下钢厂利润有望恢复。2023 年虽然年中就已经传出平控消息,但最终执行效果不佳,钢 厂盈利率一度跌到 16%的低位,全年多数时间超半数钢厂亏损。
今年 1-4 月,全行业累计亏损 222 亿元,亏损 幅度创历史纪录。但 5 月行业实现利润 95 亿元,同比由亏转盈,扭转了连续 3 个月净亏损的局面。展望金九银 十,随着天气转凉和专项债发行提速,项目资金到位好转,基建项目存在集中赶工可能,价格上行概率较大。 而原料供给相对过剩的局面也将维持,钢厂利润有望在需求改善和成本下移的双重利好驱动下有所回升。
近几年钢厂关停的背后,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首先,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导致大宗商品需求不振,进而引发钢铁市场需求不足。其次,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中国,尽管近年来官方大力推进去产能工作,但效果有限。与此同时,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也推高了钢厂的运营成本,使得一些未能达标的钢厂难以继续运营。
钢价的暴跌和钢厂的关停,也揭示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钢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遭受了严重冲击。因此,钢铁企业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市场布局,以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钢价的大幅下跌以及钢厂的关停,促使钢铁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唯有持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标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钢铁企业亟需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