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古国秘辛
�遍布镇宅黄符,正是传说中的三清四御锁。

  薛璞眉头一皱示意大家先不要过去,“三清四御锁”是长安博物馆震慑妖邪的法阵,做法之人用符箓和五行之术,配合雷法施加封印。

  陕博里的“三清四御锁”是国家里高人布下的,许多成精的千年文物都被其威力所慑服。

  此地三清四御锁,虽然布局的手法和前者大相径庭,然而威力却不在前者之下。

  足以说明,这里似乎镇压着什么奇怪东西。

  樱空桃子知道祭坛之上有些不简单,一路走来几丧性命,她只好听薛璞的话远离祭坛。

  拿着手电筒,开始观察壁画,企图寻找一些有关祆教神庙的前因后果的线索。

  果然她取得了一些发现。

  而吕嘉一则在壁画一旁的石碑上,再次发现了有关于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

  熔化城,用吐火罗文翻译过来,应该叫做是落日城。

  是龟兹国下属的一座城邦,龟兹国位于丝绸之路要扼,主城信奉佛教,落日城也同样信奉佛教。

  可是人民的生活困苦,他们仰慕中原百姓富庶美好的生活,但是众生疾苦虽然汉朝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后对他们仁爱帮助,赠与他们牛羊。

  可是由于他们的人民笃信佛教,没有发奋勤行的动力,所以生活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

  而他们一直依赖的佛法并不能使他们得到解脱苦难的方法,还要大规模浪费钱财给佛陀修建石窟,导致“落日城”出现了饥荒,人竟相食,国内爆发了极大的内乱。

  最终城主被杀,城里的王室公主们也被这些国民分而食之。

  城中的国师见得佛法,不足以渡世,便和百姓说,如来已死,现代佛已经不能保佑百姓,于是就带领着百姓皈依了未来佛代表光明和希望的“弥勒”。

  而新的宗教,他们称之为“天”。

  在隋唐以前,琐罗亚斯德教没有直译过来的汉语名字,而他们的把自己的神明称之为“天”。

  到了隋唐之后,中国便为这个教派造了一个字“祆”读“仙”,就是“天”加上一个衣补旁。

  后世很容易把“袄”和“祆”搞混,这里的读音需要注意。

  读到这里,众人开始明白了起来,这座城市信仰“祆教”的原因,原来是因为这样的历史。

  很明显,文中的国师,在佛教和祆教之中当了二五仔,但是国民却对国师敬若神明。

  甚至设立生祠加以供奉,后来这位国师甚至成为了,落日城的实际统治者。

  据吐火罗文字记载,国师说他受到了弥勒的祝福,获得长生不死的能力,国师辅佐了五代国王,依然健在,而且胡子依旧是黑色的,脸上的皱纹到了五十岁之后便没有生长。

  到了第五代城主,国家内乱之后,这国师居然年轻到了二十多岁。

  当中情况委实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吐火罗文当中的最后一段话,又令得大伙匪夷所思起来。

  这段文字好像是宗教的经文:

 &e